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雪域昆仑下,兵团文旅的四季风华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0日 信息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贾蕾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朱丹丹

8-1

俯瞰三师托云牧场三连红山谷景区(摄于2024年8月15日)。苏云拜·吐热巴依 摄

8-2

十四师一牧场的草场上,羊群在悠然吃草(摄于2024年8月16日)。 刘秋月 摄

8-3

游客在十四师一牧场举办的“昆仑赏花汇”活动中拍照打卡(摄于2024年4月20日)。马蓉 摄

8-4

游客身着民族服饰,在三师托云牧场三连红山谷景区游玩(摄于8月15日)。 苏云拜·吐热巴依 摄

8-5

孩童们在三师叶城二牧场杏花镇万亩果园内嬉戏合影(摄于2024年10月25日)。李宁 摄

8-6

游客在三师叶城二牧场杏花镇水库旁打卡拍照(摄于2024年10月19日)。 李宁 摄

8-7

游客在三师托云牧场拍照留念(摄于4月10日)。 苏云拜·吐热巴依 摄

巍巍昆仑,横亘天际。这座被誉为“万山之祖”的昆仑山,不仅以雪峰连绵勾勒出自然的壮阔,更以千年文明滋养着山麓的烟火人间。在昆仑北麓的三师、十四师的各团场,军垦儿女以山水为幕、文化为笔,在雪域与绿洲的交响中,书写着文旅融合的崭新篇章。

春日的昆仑山谷,花与诗浪漫相逢。十四师一牧场的桃林杏海竞相绽放,粉白的花浪从山脚漫向云端,与远处终年积雪的山巅构成绝美画卷。每年的“昆仑赏花汇”活动在此启幕,古筝悠扬穿透花海,书画墨香点染春光,牧工与游客共舞,传统服饰走秀与亲子风筝节相映成趣。昔日的戈壁滩,如今已成“步步皆景”的生态画廊,牧工们在花树下支起茶摊,将昆仑的春意酿成一杯清甜的花茶。

盛夏的昆仑怀抱,是动与静的碰撞。在海拔2000米的昆仑山大峡谷景区,126万亩草原如碧毯铺展,直升机穿越峡谷的轰鸣惊起苍鹰。而山脚下的露营地却是一片悠然——篝火旁的手鼓声与星空下的低语,让“露营雪山下,独享昆仑山”从愿景化为现实。年轻的牧工们骑着骏马带领游客深入夏牧场,讲述父辈垦荒时“六月飞雪”的往事;冰湖垂钓者静坐成剪影,与倒映雪峰的湖水共绘水墨长卷。

秋冬季的文旅长卷,更显人文厚度。沙海老兵节上,银发老兵与年轻戍边人共植胡杨,将“扎根边疆”的誓言刻入年轮;红色展馆的文物故事,被改编成沉浸式剧场。当寒潮席卷昆仑,冰雪嘉年华却在热情中升温:冰雕兵团战士像旁,少年们脚踩冰刀划出弧线;温泉池中升腾的雾气里,游客品味着用雪水烹制的羊肉汤,暖意从舌尖直达心间。

在这片承载着丝路记忆与军垦传奇的土地上,文旅融合不仅是产业升级的路径,更是文明对话的桥梁。学者与牧羊人在“昆仑的高度”论坛共话山魂,民宿设计大赛让兵团庭院飘起江南茶香,国际灯光秀吸引着四海旅人驻足。当篝火晚会的歌舞声穿越峡谷,当红色旅游专列载着天南地北的游客驶入牧场,昆仑山见证的已不仅是地理的壮美,更有人文的共生共荣——兵团儿女正以开放之姿,让雪域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