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进二师二十五团,沿着彩绘围墙漫步,只见黄砖红瓦间,果蔬大棚绿意盎然,牛圈传来哞哞声,军垦民宿飘散着烧烤香气。家家户户将“巴掌地”变成了“聚宝盆”,绘就一幅绿富同兴的乡村振兴图景。
三连职工李图顺家门口的小拱棚让庭院经济焕发蓬勃生机。推开他家的院门,占地规整的日光温室大棚映入眼帘,各类蔬菜在阳光下泛着翠绿的光泽,形成一道独特风景。
“大棚就建在院子里,太方便了!”李图顺笑着掀开保温膜,一股裹挟着泥土芬芳与蔬菜清香的暖流扑面而来,他感慨地说:“过去,我们都要去菜店买菜,一年下来花销不少。这几年,我把院子收拾收拾建了个大棚,每年一开春就在棚里育苗种菜,现在不仅能随时吃上新鲜蔬菜,多余的还能拿到巴扎上卖掉增加收入,真是一举多得。”
近年来,二十五团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职工群众增收的重要突破口,秉持“小空间、大经济”的发展理念,积极引导职工群众以家庭为阵地、庭院为载体,整合盘活空置房间、院落、房前屋后零星土地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职工群众就地就近创收。
走进四连职工李红卫的小院,此起彼伏的牛叫声打破了连队的宁静。牛圈里,膘肥体壮的肉牛和圆润胖乎的奶牛正在低着头进食,一头刚出生几天的小牛犊依偎在母牛身侧,萌态十足。
李红卫笑着算起账来:“每头牛年均增收5000元,奶牛产的牛奶还能再添‘外快’,日子越过越红火。我想再引进几头品种牛,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二十五团依托紧邻博斯腾湖的优势,按照“游博湖、品鱼宴、趣采摘、住民宿”的发展思路,引导职工群众发展民宿旅游产业。
在退伍军人张广林的民宿小院里,宁静惬意的喝茶休息区、香气四溢的烧烤区、充满田园之趣的特色采摘区、活力满满的体育娱乐区布局鲜明,引得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我退伍后回到团里,打造了一家具有军垦特色的民宿,既能自住还能挣钱。”张广林笑着说。
“近年,二十五团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头雁’作用,全力打造‘一户一景色、一院一画卷’,以‘小庭院’撬动‘大产业’。”二十五团党委书记、政委高静波说,“团场将继续用好‘博斯腾湖芦花港景区’旅游名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发展全域旅游;厚植生态优势,加快农业、旅游、文化、生态深度融合,构建多点开花、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格局,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