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兵团师域医共体建设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1日 信息来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办公室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员会 编辑:贾蕾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

兵团师域医共体建设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

时      间:2021年12月21日下午16:00

地      点:兵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主      题:兵团师域医共体建设推进情况

新闻发布人:闫文浩  兵团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主 持 人:黄轶男  兵团党委宣传部对外联络和推广处处长


兵团师域医共体建设推进情况

兵团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闫文浩

(2021年12月21日)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医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一、师域医共体建设基本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医改”)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医疗卫生等群众关注的改革举措,着力解决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聚焦“看病难、看病贵”,持续完善分级诊疗等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将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作为新时代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纳入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部署和推进。

兵团党委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的总体部署,紧密结合兵团实际,将医改纳入兵团全面深化改革中统筹谋划推进。2020年3月,兵团党委印发了开展师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师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改革的政策文件,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一师、六师、八师、十师等4个师开展建设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师市医共体建设。改革启动以来,兵团先后召开医改领导小组会议、医改动员部署会议、医改现场推进会、视频调度会等会议,举办医改政策培训班,组织人员赴内地先进省份学习考察,全力推进师域医共体建设。同时制定兵团医共体建设监测评价评估办法和综合绩效考核办法等,加强对医共体建设情况进行日常监测评估和年度综合考核,并将医改推进情况纳入兵团党委对各师市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目前,兵团已组建了责任、服务、管理、利益一体化的紧密型师域医共体15个,均已进入“一体化”管理和运行阶段,有效促进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升了区域整体运行效能,构建了整合性师域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二、师域医共体建设的内涵任务和举措做法

(一)坚持改革创新,持续完善师域医共体管理体制。

一是着力在体制上“破旧立新”。根据师域内医疗资源分布,组建以师级医院为龙头,将辖区内所有团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队卫生室等整合为一个法定代表人的紧密型师域医共体,成员单位人、财、物及行政、党建、业务等全部移交牵头医院管理,实行“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从直接管理医疗卫生机构转为行业管理。二是着力在“放管服”上发力。充分赋予医共体经营自主权,落实医共体人员编制备案制管理,在核定的人员总量内,由医共体牵头医院统筹使用、动态调整;落实医共体人员招聘和使用自主权,建立了“师招团用”的用人机制;落实医共体薪酬分配自主权,由医共体牵头医院自主组织绩效考核,在核定的绩效薪酬总量内自主分配;医共体医保总额预算打包付费,逐步建立了医保基金“结余按比例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机制。三是着力厘清责任边界,明晰运行关系。制定了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医共体运行管理责任、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监管责任的“三方”权责清单,进一步明晰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合理划分了政府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权利和责任。医共体牵头医院制定完善医共体章程,有效提高运行效率,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

(二)坚持内涵建设,持续健全师域医共体运行机制。

一是优化调整资源,形成师域“一盘棋”。医共体牵头医院采取“强体廋身”的方式,对成员单位人财物全面整合,实施统一管理、整体运营和连续服务,逐步构建“师强、团活、连稳”的新局面。二是统筹人力资源,形成师域“一家人”。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法定代表人由牵头医院法定代表人兼任,医共体编制统筹调配、动态调整,实行岗位、人员统一设置和管理使用,将绩效薪酬制度改革延伸到基层单位,逐步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三是统筹资金资产管理,形成师域“一本账”。医共体内实行财务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分别做账,根据性质和用途统筹使用资金。药品和医用耗材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付款。四是推行同质化管理,形成师域“一体化”。医共体成立心电、影像等业务管理中心,在技术规范、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等方面执行统一标准,推行“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服务模式。

(三)坚持夯实基础,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一是明确功能定位,建立分工协作机制。明确医共体内各级医疗机构各自诊疗服务范围,建立医共体内部双向转诊机制,推动构建“小病在团场、大病不出师、康复回社区(团场)” 的合理就医秩序。2020年兵团师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41.7%,较2019年32.37%增长9.33个百分点。二是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升牵头医院带动能力。出台推动兵团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公立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步伐。持续推进公立医院内部综合改革,做优做强牵头医院,提升辐射带动能力。2020年三级公立医院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达16.97%,较上年增长2.41个百分点。三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牵头医院通过下派专家、巡回医疗、开设专科门诊、学科共建、远程医疗等方式,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加强连队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团场医院、连队卫生室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四)坚持预防为主,持续增强群众看病就医幸福感。

一是推进医防融合发展。医共体牵头医院均组建了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加强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深度合作,建立公共卫生管理协调机制,强化对成员单位的业务指导。二是夯实基层公共卫生基础。组建由基层临床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和牵头医院专科医生组成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等服务。目前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54.2%。三是打造信息化建设“一张网”。以医共体为依托,建设兵师团连四级信息化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实现医疗健康数据互联互通。目前已完成一师等8个师、72家团场医院信息化部署,实现跨医疗机构的信息交换,让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同质化服务。

三、下一步师域医共体建设的思路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兵团党委、兵团关于深化医改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更好满足职工群众健康需求,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以更大力度、更有效举措,推进师域医共体建设持续走深走实,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形成有序就医格局,推动兵团卫生健康事业向高质量发展,更加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健康需求。

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好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加强对医共体建设的统筹谋划,综合施策,有效破解医共体建设中的难题和困难,推动各项改革政策落地生根。

二是进一步完善师域医共体运行机制,强化“一体化”管理,明确成员单位功能定位,加大师团招人引人力度,推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向基层延伸,调动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推动医共体建设良性健康向前发展。

三是持续推动牵头医院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加强临床专科建设,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强化内涵建设,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切实增强医共体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是深入推进医防融合,结合疫情与防控工作,强化牵头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中心职能职责,加快医院与疾病预防控制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业务融合,组建多学科家庭医生团队,做实家庭医生签约,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五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兵团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远程医疗平台建设,打通师团连信息通道,织密医共体医疗健康服务“一张网”,为医共体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以上是我的发布内容,谢谢大家!


记者提问材料

1. 兵团为什么要开展师域医共体建设?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新一轮医改以来,针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国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是优质资源配置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分级诊疗制度实现之日就是医改成功之时。如果不能很好地夯实基层基础,不能尽快实现“上级医院放得下、基层机构接得住、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格局,则有序就医新秩序就难以建立,看病就医问题就难以有效解决。分级诊疗做好了,医疗资源就能够充分发挥应有作用,看病难和贵的问题就会得到很大缓解。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层卫生健康工作,把“以基层为重点”摆在新时期党的卫生和健康工作方针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真正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发展的意见,明确在县域要组建医疗卫生共同体(简称医共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和边远地区流动。近几年全国各地的改革实践证明,县域医共体建设是建立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基层服务能力的有力抓手。医共体建设做实了,就能够基本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就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兵团师域医共体改革之前的几年,医改工作持续推进,保障职工群众健康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的看,兵团医疗资源供给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优质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在师级医院,职工群众看病就医主要往师级医院集中,医疗机构存在市场主导、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倾向,“看病贵”的问题突显;团场医院小而全,卫生技术人员紧缺,服务能力弱,职工群众“看病难”,常见病、多发病在家门口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为切实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兵团党委、兵团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的总体部署和国家关于推进医联体建设特别是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全面启动师域医共体建设,开拓创新,提升体系运行效率。通过改革,让职工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获得更多的“健康红利”。新冠疫情期间,师域医共体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区域疫情防控“上下联动、整体作战、有效应对”的良好格局。

2.兵团师域医共体建设具有哪些突出的“兵团特色”,或者说在哪些方面有创新和突破?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兵团在深化医改中,结合实际,改革创新,在推动师域医共体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做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在打破行政、编制、人事等壁垒方面,以编制、人事、“三医联动”等改革的重点难点为突破口,形成了兵团的一些特色做法。今年10月,八师石河子市在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片区会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实践案例将入编国家《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典型案例2022》。 

2020年初,兵团出台师域医共体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改革的总体思路:以师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以师级医院为核心,整合师、团医疗资源,畅通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渠道,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模式、运行和激励机制,构建责任、服务、管理、利益一体化的共同体,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基层能力提升、人才合理流动、就医秩序科学,构建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医联(共)体改革具体实施中,把准方向,在“怎么改”上解放思路、开拓创新,形成了以下“五个创新”点: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将各级公立医疗机构人财物交由师级医院统一管理和运营,师级医院为医共体牵头医院,其法定代表人兼各成员单位法定代表人,实行“一体化管理”新模式。

二是创新编制管理。医共体实行编制备案制管理,按标准核定医共体工作人员总量。在不突破人员控制总量的情况下,医共体内编制可统筹使用、动态调整,引导人财物等资源要素向基层延伸。

三是创新人事薪酬制度。医共体内人员打破身份界限,实行岗位管理,备案制人员与编制内人员同岗同薪同待遇,人员统一管理、使用和流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基层“招人难、留人难”问题。医共体实行人员招聘和职称聘任等自主权,建立起“师医院招录、团场医院使用”机制。按照“两个允许”要求,薪酬分配由医共体制定绩效考核办法确定。书记、院长实行年薪制,由各师财政保障,不计入医共体薪酬总量。

四是创新医保支付方式。由对单个医疗机构总额预算调整为对整个医共体实行总额预算。建立医保总额预算考核激励机制,对医共体医保基金实行“结余按比例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激励政策。参保人员同一次住院在医共体内部医院之间按规定转诊,上转只收取差额,下转不重复收取起付线。医共体内部所有医院使用的药品和耗材,全部由医共体按规定统一采购,并根据各医院临床需求自主分配使用。

五是创新监督考核机构。由兵团医改领导小组制定师域医共体综合绩效考核方案,每年对各师医共体进行综合绩效考核。注重考核结果应用,考核结果与拨付各师经费挂钩,对改革效果明显的医共体给予奖励。在对去年医共体建设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和评估的基础上,本年度兵团本级财政7000万元的医改奖补资金已兑现各师。

3.目前,师域医共体建设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如何推进?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通过近两年师域医共体建设的全面推进,通过持续不断地深化医改,提高了兵团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效率,有效提升了基层服务能力,促进了分级诊疗制度的有序推进。2020年兵团师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41.7%,较2019年32.37%增长9.33个百分点,医共体建设取得了明显阶段性成效。

一是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医共体实施统一管理、整体运营和连续服务,实现了资源上下贯通、集约共享,形成了“一盘棋、一家人、一本账、一体化”的新格局,医共体建设正由“联体”向“联心”加快推进。

二是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医共体牵头医院提质增效明显。强化“医防融合”,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强化。医共体内同质化管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制度化,基层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三是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完善。打造“服务共同体”,分级诊疗基础进一步夯实。落实双向转诊制度,实现师域内检查结果互认,引导基层患者基层首诊。十师医共体内上转患者较上年同期下降20%、下转患者增长248%。

四是医共体内生动力活力得到极大激发。推动建立体现医务技术人员劳动价值的薪酬分配制度,打破“大锅饭”,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极大地调动了人员积极性。改革后,六师牵头医院临床一线人员绩效人均增长30%、其中医生涨幅42%。

五是职工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明显提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大医院高水平服务。贴近群众健康需求提供服务,八师实施“智慧基层医生”工程,在连队卫生室等地设立智能健康服务小屋,打通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深受职工群众欢迎。

六是可持续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医共体建设财政保障力度不断加大,仅一师财政投入医共体人员经费补助达2.87亿元。四师等制定完善区域卫生规划,积极构建特色鲜明、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的发展格局,增强了医共体持续发展的后劲。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兵团党委、兵团关于深化医改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更好满足职工群众健康需求,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以更大力度、更有效举措,推进师域医共体建设持续走深走实,推动兵团卫生健康事业向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重点工作方面,一是进一步落实好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强化政策叠加效应,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二是进一步完善医共体运行机制,提升“一体化”运行效率,推动医共体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三是推动兵师两级公立医院向高质量发展,增强医共体牵头医院辐射带动能力。四是深入推进“医防融合”,增强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五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织密医共体医疗健康服务“一张网”,为医共体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改革创新、务求实效,持续推进、不断完善,师域医共体定将会为保障广大职工群众健康、健康兵团建设发挥更大更加积极的作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