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兵团不断提高种植管理水平,推动林果业转型升级——

“大果园”里的“丰产密码”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3日 信息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兰君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兰玲玲 赵优

01

一师八团塔门镇苹果园喜获丰收。图为职工展示刚采收的苹果(资料图片)。包伟 摄

02

二师二十九团职工在采摘香梨(资料图片)。李嘉诚 摄

03

2月10日,在十四师二二五团标准化红枣园内,枣农给枣树修枝剪枝。江宇 摄

04

四师可克达拉市“厂”字形葡萄栽培技术和普通栽培技术形成的巨大效益反差,改变了职工群众的传统栽培模式。图为职工群众对采摘葡萄进行装箱(摄于2021年10月20日)。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惠 摄

春雨润泽,万物生长。进入3月,在天山南北,兵团280余万亩红枣、苹果、香梨、核桃等果树春季田间管理全面展开。不久,兵团这个“大果园”里将处处清香弥漫,孕育出硕果累累的壮美丰年。

林果产业已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优势主导产业,为进一步推动林果业转型升级,兵团在建设环塔里木盆地林果主产区、伊犁河谷、天山北坡林果产业带中,不断提高种植管理水平,进一步巩固了在我国林果业主产区的重要地位。

新理念

提升品质深耕绿色林果业

日前,位于一师十一团的阿拉尔市蜜园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红枣加工厂进入销售加工旺季,工人们正在红枣加工生产线上将红枣原料进行清洗、杀菌、烘干、分级、包装……厂房外,一箱箱印有“塔里木河”标识的优质红枣被装上车,即将销往广州、成都、北京、上海等地。

“品质好才能打响品牌。”合作社理事长贺明山指着一辆装满红枣的车说,“阿拉尔的‘塔里木河’区域品牌受到了广州消费者的喜爱,基本上这一车货到了广州之后两到三天就可以销售完。”

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产地。随着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市场半径逐渐扩大,兵团林果业实现了从重产量到重质量的转变,从“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的转变。近年来,兵团立足实际,引导扶持林果业从规模化加速向标准化、规范化、优质化的绿色产业迈进。

一师阿拉尔市位于塔里木河上游,是南疆林果业主产区,尤其以红枣种植为重点产业。长期以来,由于产销地不统一、未能拥有产品定价权,同果不同价、好果难卖好价等现象时有发生。

“以前种植红枣,种植户觉得结果越多越好,在种植过程中拼命加密枣树,过多喷施化肥农药,产量是上来了,但是卖不上好价钱。” 十一团园林一队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王新林说。

近年来,一师阿拉尔市出台扶持政策,多方探索“提质增效”“绿色有机”新模式,引导职工群众转变林果业发展方式,加强红枣标准化生产、品质化保障、品牌化运作,红枣产业发展由数量型加快向质量型转变。目前,一师阿拉尔市果品绿色认证种植基地超过5万亩,有机认证种植基地约3000亩,高标准疏密扩冠红枣园达300个左右,实现红枣产量、品质双提升。

这样的变化也发生在十四师昆玉市。

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负春光不误农。日前,十四师皮山农场拉开枣树修剪大幕,林间小道上,不时传来清脆的“咔嚓”声。“以往职工群众很多是靠经验管理枣树,近年专家成了常客。”皮山农场四连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阿巴斯·奥斯曼说。近年来,皮山农场立足红枣提质增效,积极引导职工群众转变种植理念,大力推广绿色、先进的枣树管理技术。2022年,皮山农场6.7万亩红枣树丰收,职工群众普遍增收。

“品质是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十四师昆玉市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高级农艺师唐志华介绍,师市下大力气加强优势特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推广绿色、先进的枣树种植模式,2022年完成红枣提质增效面积累计达到8.78万亩,约占师市红枣总面积的40%。

新技术

好质量是“种”出来的

进入3月,天气转暖,在位于四师六十六团的伊犁明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可克达拉现代特色苹果示范园内,苹果树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管护下茁壮成长。

举目望去,只见一株株苹果树以水泥立柱作结构支撑,依柱而立,形成一排排整齐的树墙,这种栽培技术与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升通风性和透光性,而且有利于机械化作业。

“通过智慧果业平台,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气象数据收集系统与田间智能监测系统高效运行,轻轻松松使苹果树达到最佳生长量,盛果期可达15年。”示范园负责人郑永生介绍。

2020年,四师可克达拉市引进新疆明珠臻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累计建设高标准主干结果型苹果示范园8000余亩。该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共同在四师可克达拉市成立了新疆中亚果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着力解决伊犁苹果在品种、质量、技术等方面的关键难题,以苹果新品种、新技术和产业新业态,引领苹果产业向标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好质量是“种”出来的。按照“质量好、品质优、效益高”的要求,近年来,兵团各师市大力实施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以新技术和新模式做强林果业。

二师铁门关市是库尔勒香梨的核心产区。涂白、清园、施肥、剪枝……连日来,在二师二十九团十四连库尔勒香梨园里,职工们正抓紧施肥整枝,为丰产丰收打牢基础。

“库尔勒香梨远近闻名,靠的是不断应用科技提高品质。以前大家比产量,现在都争着提品质、拓市场。”十四连职工李震告诉记者,修剪果树时,要大刀阔斧对畸形果、过密果进行疏除;通过大树间法、移栽等方式,让香梨果果见光、枝枝见光。这两年团场出产的香梨,皮薄肉嫩、清甜可口,特级梨比重达75%以上,香梨的身价不断上涨。

新路径

丰富“果篮子”充实“钱袋子”

北疆的3月乍暖还寒,九师设施林果业大棚内绿意浓浓。在团结农场三连职工魏洪军的大棚内,苹果树花期已过。

“打季节差,收入增加不止一倍。”魏洪军种植了15座果蔬大棚,他注重应用绿色无公害种植技术,种出的苹果又大又甜,爽脆可口,消费者们纷纷登门购买。2022年,魏洪军纯收入超过10万元。

此时,九师一六四团六连职工李英也满头大汗地在自己的大棚内忙碌,桃树枝繁叶茂,花朵满树。不仅发“大棚财”,还挣“旅游钱”,李英春季育苗、夏卖鲜果,果蔬大棚发展到了24座,带动了一批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北疆冬季漫长,作为丰富“果篮子”的主要产业,设施林果业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九师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种植模式上双向发力,紧盯市场缺口、深耕特色林果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品质,合理规划、顶层设计,推动形成“一团一品”新格局,设施林果业实现量质齐升。

大棚座座,已成规模。2022年,九师设施林果业及设施农业总产值超过2.4亿元,其中特色采摘大棚单棚纯利润达到3万元左右。

九师桃花盛放,十四师温室大棚内也是桃花朵朵开。在二二四团五连种植户曲文杰的温室大棚里,满树桃花娇艳动人,引来蜜蜂辛勤授粉。

“致富就要紧盯市场干,发展设施林果业是个好选择。”曲文杰说,自己的大棚桃树有3个品种,可比非大棚种植的鲜桃提前20多天上市,按每公斤卖15元算,一座棚一季能收入1.2万元,效益可观。目前,五连果品设施大棚已发展至70余座。

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引导职工发展设施林果业,力争新鲜果品全年供应,二二四团设施林果业产量年均可达1300余吨,主要销往昆玉市及和田地区,既丰富了“果篮子”,也充实了职工群众的“钱袋子”。

通过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的新型设施林果业发展模式,至2022年,十四师昆玉市已建鲜桃、葡萄等林果业设施大棚400多座,生产无花果、鲜桃等水果5550吨,生产总值较上年实现两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