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根植沙海的绿色梦

发布时间:23年10月12日 信息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兰君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钟超 朱丹丹 马军权

清晨,一轮红日跃出了地平线,将金灿灿的光辉洒在茫茫大漠戈壁,留下一片辉煌。

9月16日,迎着初升旭日,“绿色长城看兵团·环塔行”全媒体报道团队走进十四师四十七团。在老兵精神展示馆,记者遇见一位老人,他身着深蓝色衣服,胸前佩戴着党徽,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但精神矍铄。

交谈中记者得知,他叫雷建明,今年69岁,是四十七团退休职工,他的父亲雷士杰,是一位沙海老兵。作为军垦二代,对于沙海老兵的故事,雷建明再熟悉不过了。

“您给我们讲讲他们的故事吧。”

雷建明带着记者一行来到展馆的一幅老照片前,指着照片里的人说:“这是我爸爸,当年他们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这里后,收到一道‘十五团驻和田万不能调’的命令,从此便把根扎在了这里。”

“那不仅是一道命令,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使命,他们一执行,就是一辈子。”雷建明说。

在一件件被岁月磨去光泽的文物、一张张被时光褪去颜色的老照片前,雷建明慢慢打开了话匣子。“以前这里全是沙包,没有房子住,他们就挖地窝子;开荒种地,没有牲畜,他们就自己拉犁耙;没有工具,他们就自己做扁担、编筐子……”雷建明说。

那时的四十七团,是一片茫茫的沙漠,还有随时都有可能吞噬生命的沙尘暴。沙海老兵与严酷的自然环境抗争,修水渠、平沙包、植绿柳、种白杨,让黄沙腾起了“绿浪”。

“开荒种地,没有水是万万不行的,这是父亲他们当时面临的首要难题。”雷建明指着另一幅照片说,照片里是沙海老兵们在沙漠中挖水渠的场景。为了赶工期,他们吃住都在工地,不管天寒地冻还是黄沙飞扬都不停工,硬是用手中的坎土曼,建成了和田军垦第一渠,将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引入了四十七团。

“水来了,他们就热火朝天地种树。沙海老兵们不停地劳动,不停地种树,才有了现在的四十七团。”雷建明说。

在四十七团二连,一棵老白杨见证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光辉岁月。在驱车前往二连的路上,记者看到,道路两边是挺拔的白杨树、粗壮的沙枣树、傲然生长的胡杨树,郁郁葱葱的草木随风起伏,绿涛般涌向沙海深处。

刚进入二连,一棵高耸粗壮的白杨树格外醒目,树干有三人合抱之围,枝干上长出了繁茂的枝条,不仅为路人遮光挡雨,也为干涸的荒漠留下一片绿荫。

雷建明站在树下向记者介绍,1952年,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时任二军五师十五团政委黄诚、团长蒋玉和亲手栽植了这棵白杨树,后来,这棵树被命名为“将军树”。

“这棵高大的白杨树在沙漠中十分显眼,以前生活在这里的人,通过它来辨认方向,因此它也被称为‘方向树’。”雷建明说,以前,人们还从这棵树上剪下树枝,用来培育树苗,栽种成树,它为团场绿化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团场干部职工群众的精心管护下,几十年过去了,这棵“将军树”依然根深叶茂、枝干粗壮。

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们对种树有着特殊的感情。每年春季,四十七团的职工群众都会主动种树。如今,农田四周、道路两旁,一排排白杨矗立,如士兵般守护着这片土地。

几十年来,在这个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团场,一代代军垦儿女把人生“种”在了沙海,用青春和热血把戈壁变成了良田、把荒漠变成了绿洲。在植树造林的同时,四十七团还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把庄稼地变成了“百果园”。截至目前,四十七团人工防护林面积达6400多亩,经济林面积达3.6万多亩。

雷建明告诉记者,他家院子里和地里种满了果树,有枣树、梨树、苹果树、核桃树,邀请记者去他家里看看。

在一片沙地绿洲中,四周枣园掩映着雷建明家的房舍院落,雷建明站在院子里向记者介绍,现在,屋子里有现代化的电器,后院有鸡鸭、牛羊、菜地,再往后还有一片大果园。

雷建明来到果园里,摘下梨、红枣,热情地招呼大家:“多吃点,都是自己家种的。”现在,基本上家家都有果园,许多职工依靠种植果树实现增收致富。

“我们现在的生活,就像在沙漠里种出的水果,格外甜。”雷建明笑着对记者说。此时,天空晴朗,暖暖的秋阳洒在大地上,层层绿意下,一派生机盎然。

从曾经的漫漫黄沙到如今的绿意葱茏,四十七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老兵精神的感召下,一代代兵团人坚守在这里,用辛勤和汗水‘浇灌’这片土地,今后这里会有越来越多的绿色,越来越美的风光。”陪同记者采访的四十七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小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