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干字当头 只争朝夕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4日 信息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刘娑延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兵仲文

今年的全国两会,描绘了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兵团党委八届九次全会,确定了兵团改革发展目标任务;2025年全疆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吹响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冲锋号。

“要继续往前跑,一定会做得更好。”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深情勉励大家。

春潮涌动处,奋进正当时。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干字当头、只争朝夕,切实把美好蓝图变为生动实践,为兵团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是没有出路的。

蛇年开年,“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向世界展示了“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被誉为“风景天堂”的杭州,本来仅靠文旅产业就可以“赢到手软”,如今却悄然成长为中国的“高科技天堂”,究其原因,离不开解放思想、打破常规的坚持。

今天的兵团,如何在奔跑中不掉队,如何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中冲在前?发展的现实警醒我们:思想一僵化,条条框框就多起来了,就会错失机遇、贻误发展。

当下,仍有一些干部固守短视思维,只盯着眼前利益、局部利益;有的习惯于等靠要,满足于小进即满、小富即安;有的抱持“鸵鸟心态”,遇到矛盾和问题绕着走;有的惯用“拖字诀”,重大项目议而不决,关键时刻推而不动,让机遇在文山会海中流逝……

高质量发展“加速跑”,首先要赶走思想上的“拦路虎”,不能让好政策卡在“老脑筋”上,不能让好项目败在“旧思维”下。

要胸怀大局、发挥优势。敢于站上“高处”,跳到“局外”,把兵团工作放到全国和新疆大局中来思考、谋划、推进,用好用足党中央、国务院给予的政策、资金红利,援疆人才的资源、智力支持,兵地融合带来的发展机遇,把优势变成胜势,把潜力化为实力。

要打破常规、破旧立新。围绕加快构建兵团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抓好重大项目开复工等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大胆突破。破除因循守旧的惯性思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避责思维和“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的看客心态,以新眼光把握新机遇、以新思路谋求新发展、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精气神,犹如人之脊梁、屋之栋梁。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随着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一次次刷新票房纪录,主人公哪吒敢于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引发广泛共鸣。

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拼的是精气神、比的是真本事、赛的是实业绩。兵团改革发展走到今天,“低垂的果子”已经摘完了,更需要我们有跳一跳、够一够、拼一拼的劲头。

事实一再证明:加快发展如滚石上山,少不了会遇到种种困难,此时停下来不行,绕过困难不现实,唯有“杀出一条血路”,方能拼出一方新天地。

反观当下,仍有一些干部不缺思路缺干劲,不缺方法缺落实,不缺能力缺动力,甘做太平官、慵懒官……凡此种种,其根子就在干部精气神不足。

“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大家要充满信心。”在宏阔的时空维度中,更能感悟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的深刻内涵。

以“闯”的精神挑重担。心态“佛系”、状态“躺平”,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碰到一点挫折就畏缩不前,是干不好事也成不了事的。要进一步增强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拼劲干劲,主动闯激流、涉险滩、打头阵,在危局难局中见世面、长才干。

以“闯”的劲头开新局。前进道路上,必定有许多新的领域需要去探索,有许多新的矛盾需要去化解,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去解决。要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在攻坚克难中谋新策、出新招、闯新径,矢志开辟一片新天地、干出一番大事业。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一季度作为全年经济的风向标,是项目启动的关键时段,跑好“第一棒”,对于提振信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至关重要。

如果你是一位关注兵团发展的有心人,一定会注意到“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这9个字,它不仅出现在报纸电视上,还出现在项目现场、大街小巷,被兵团人口口相传。

“等不起”,体现的是一种责任感。坐等观望、犹豫懈怠,只会错失良机、陷于被动;“慢不得”,体现的是一种紧迫感。凡事早谋划、早动手,才能占据未来发展制高点;“坐不住”体现的是一种使命感。敢于接受挑战,补短板、强弱项,才能尽快缩小与全国先进地区的发展差距。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就会早见效、早受益。对于兵团而言,鼓足干劲、只争朝夕,才能以首季“开门红”带动“季季红”、引领“全年红”。

要开足马力。锚定目标任务,把扩大有效投资、推进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主动靠前服务、及时跟进服务、精准精细服务,全力以赴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强化时间观念、效率意识,增强工作执行力,推动各项工作能早则早、能快则快,做到周周有进度、月月有进展。

要因地制宜。抢抓机遇固然等不得、慢不得,但也不能急功近利、盲动硬干。各师市在发展中,切勿只盯着“高大上”的项目一哄而上,陷入“内卷式”竞争,更应当立足实际,善于错位发展,找准通往高质量发展的跃升赛道。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再美好的蓝图也会成为一张废纸。

开展任何一项工作,首先看态度,关键看行动,最终看效果。不是发出了“动员令”,就等于“起了步”;不是项目“开了工”,就等于项目“落了地”“见了效”。

说到底,抓落实不能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必须坚持效果导向,最后看实际效果怎么样。

有没有“以文件落实文件,以政策落实政策”的虚假落实?有没有拘泥于条条框框、囿于所谓经验的机械落实?有没有以局部利益为取舍,对己有利可图抢着做、无利可图“踢皮球”的选择性落实?以上几个方面,是衡量一名党员干部作风、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准。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兵团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握发展“时”与“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该尽的职责尽到位、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把该抓的工作抓落地,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实干,政绩观一定要正。抓落实的成效怎么样,不是看开了多少会、记了多少台账,而是看做的事情有没有让企业、职工群众满意。在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上,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政策才不会落空跑偏。

实干,要抓到要处、踩在点上。抓落实不能“老虎吃天,无处下口”,要找准“上情”与“下情”的结合点,把中央大政方针与兵团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既不打折扣,也不层层加码,创造性地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能否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考验着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

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释放了新征程上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强烈信号。兵团各级党员干部要以此为契机,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只争朝夕、奋勇前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为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举目已觉千山绿,宜趁东风马蹄疾。不以万里为远,不以日月为期,让我们再次启程,在春风里昂首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