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在六师五家渠市人社局、新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的“扬帆启航 职引未来”实习就业校园双选会上,毕业生向企业负责人咨询岗位信息。 朱小丽 杜仪 摄
5月15日,新疆奔跑的阿凡提商贸公司总经理柴丽娟正在理货,为直播作准备。 朱小丽 杜仪 摄
5月6日,六师五家渠市社保所工作人员前往企业宣传社保阶段性降费政策。 朱小丽 杜仪 摄
就业,一头连着发展大局,一头连着百姓福祉。
今年以来,六师五家渠市聚焦工作主线,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立体化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多维度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全方位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就业补贴政策精准落实、招聘活动如火如荼、创业创新热情高涨、就业培训热火朝天……据统计,今年1至4月,六师五家渠市城镇新增就业2256人。
打好“组合拳”
兜牢失业保障底线
“失业补助金申领快速、便捷,让我们家的生活多了一份保障。”前不久,因企业结构调整而失业的王建军(化名)谈起失业保险政策,不禁竖起大拇指。
王建军曾忧心失业后家庭收入骤减,影响孩子升学与老人就医,没想到他通过“电子社保卡”APP申领了失业金,并且整个过程“零材料”“零跑腿”,每月领取金额为1701元。
“钱隔天就到账,不用跑窗口,政策温度实实在在!”王建军感慨道。
今年以来,六师五家渠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扣“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核心目标,以政策精准“滴灌”打通就业“毛细血管”,全力推动“降、返、补”助企政策直达快享:延续阶段性降费、稳岗返还、技能提升等惠企举措,创新“政策打包+直补快办” 模式,将社保补贴、求职补助、职业培训等“政策大礼包”一键兑现至企业和劳动者账户,真正让政策红利从“纸上”落实到“账上”。
新疆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便是政策红利的直接受益者。该公司现有员工3500余名,此前每季度缴纳失业保险费用约100万元。
“社保阶段性降费政策一个月能帮我们省下将近一半的失业保险费。这种利好政策极大地减轻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负担。”公司人力资源共享中心主管林翠珠介绍,经过阶段性降费政策补贴,如今每个季度只需缴纳50万元。
“阶段性降费是缓解民企就业压力、稳定岗位的关键举措。我们通过‘大数据筛查+网格化治理’,推动政策‘免申即享’,让企业‘零跑腿’享受红利。”一〇二团社保所所长吴涛介绍道。
今年1至4月,六师五家渠市为120家企业发放社会保险补贴884.46万元、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103.48万元、为741人发放失业金385.97万元,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为企业减负超过2000万元。
“培训+招聘”
构建服务新模式
“足不出校,就拿到了心仪企业的录用意向通知书,真是太省事了!”5月16日,新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吴梦的话语中难掩喜悦之情。
此前,吴梦在学校参加了由六师五家渠市人社局、新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的“扬帆启航 职引未来”实习就业校园双选会,45家涵盖电商、互联网等领域的优质企业,带来500余个实习和就业岗位。
吴梦凭借在校期间积累的直播运营技能,与一家本地电商企业现场达成意向,实现“校门到职场”的无缝衔接,这场“家门口”的招聘会,成为了毕业生们开启职业旅程的便捷通道。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是促进就业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六师五家渠市人社局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和企业牵线搭桥,精准帮扶,通过出政策、强行动、优服务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千方百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提供机会、创造条件。今年1至4月,组织和参加各类涉及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招聘活动10场。
在政府稳就业的政策东风下,六师五家渠市各职业院校主动作为,以校企合作激活育人新动能。依托招聘季,院校联合龙头企业举办订单培养宣讲、人才对接等活动,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教学,通过共建实训基地、推行工学交替模式,让学生在校即能锤炼岗位技能。同时动态优化专业设置,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为毕业生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五家渠职业技术学校便是典型范例。该校与10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通过签订校企协议、共建实训基地,构建“产教融合”育人模式。
“校企携手发力,才能构建人才供需的良性循环,帮助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也希望同学们抓住机遇,早日锚定理想岗位。”在与新疆准葛尔银丰农机装备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上,五家渠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杨根茂说道,该校将深化校企合作、夯实实训基地建设,持续优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同时,为帮助高校毕业生端稳“就业碗”,解决毕业生“本领恐慌”,六师五家渠市积极推出扩大就业一件事“打包办”,分类推出企业吸纳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就业见习等政策礼包,推动就业政策落实落地,帮助高校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
电商赋能
助力妇女就业创业
近年来,六师五家渠市妇联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聚焦妇女就业创业需求,通过电商培训、创业指导、典型带动等方式,帮助女职工掌握新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实现自我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她力量”。
“做直播,上手并不难,但开播时往往会手忙脚乱,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5月18日,在“新疆奔跑的阿凡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直播间,总经理柴丽娟正耐心指导新人主播如何面对镜头、介绍产品。
46岁的柴丽娟原本经营一家传统商贸公司,2023年6月,她敏锐抓住电商风口,组建直播团队,为公司开辟线上销售新渠道。她的转型,得益于六师五家渠市妇联举办的巾帼电商直播培训班。
“起初是自己摸索着直播,后来参加了妇联组织的培训,学会了直播话术、产品展示、粉丝互动等技巧,产品销量明显提升。”柴丽娟说。
像柴丽娟这样通过妇联培训成功转型的妇女不在少数。近年来,六师五家渠市妇联立足“妇女所需、党政所急、妇联所能”,结合乡村振兴和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开展多层次、精准化的创业就业培训。
“初夏是棉苗生长的关键期,田间管理要注意中耕质量,水肥也要跟上。”5月16日,六师五家渠市本土网络达人“懿百朵”李亚萍,正在直播间向粉丝讲解棉花种植技术。这位“80后”新农人,既是种植能手,又是拥有21万粉丝的“乡村网红”。
2009年,李亚萍回乡创业,除了和父母一起种地,还经营一家农资店。2020年,她尝试用短视频的形式记录农家生活,一条分享棉花种植经验的视频意外走红,让她看到了“农业+新媒体”的潜力。此后,她持续分享农业技术、乡村文化。新湖农场电音节、芳草湖农场美食文化节等一个个节庆活动、田间地头上都有她的身影,李亚萍成为六师五家渠市小有名气的“三农”主播。
“在乡村创业,同样有前景。”李亚萍说,“我想通过直播让更多人了解兵团的风土人情和优质农产品,同时带动更多姐妹一起增收。”
如今,李亚萍不仅自己年收入高了不少,还帮助团场妇女进行短视频创作和直播带货,带动不少妇女实现居家创收。
为持续激发妇女创业就业活力,六师五家渠市妇联多措并举,构建“培训+孵化+扶持”服务体系,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开设“基础班+提升班”,邀请电商专家、成功创业者授课,确保学员学得会、用得上。同时,对优秀创业女性给予小额贷款贴息、创业补贴等扶持,降低创业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