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五师双河市滨河如意文化主题公园一角(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雷蕾 摄
“这儿的景色实在太美了,随便一拍都是大片。我要把这些美景分享给外地的亲朋好友,让他们也领略一下咱们五师双河市的魅力。”5月29日傍晚,双河市民李勤芳吃过晚饭后,像往常一样在双河市滨河如意文化主题公园散步。她沉醉于小桥流水潺潺、绿树繁花相映的初夏美景,难掩喜悦。
2023年9月,五师双河市荣获“兵团园林城市”称号。这一殊荣是五师双河市园林绿化水平大幅提升、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的有力见证。
五师双河市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师市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生态建设工作,围绕“丝路明珠、灵峪双河”的城市定位,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森林城市。
规划是创建兵团园林城市的龙头。五师双河市党委将创建“兵团园林城市”工作视为重中之重,强化组织、制度、资金保障,高位推动。自2019年起,师市多次召开会议,深入研讨城市绿化建设。同时,积极借鉴先进城市经验,邀请知名设计单位为城市绿化“把脉”,开展课题研究,精心编制专项规划,让园林城市建设紧跟时代、独具特色。
2021年,创建“兵团园林城市”工作全面启动后,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协同发力,宣传动员深入人心。八十一团和八十六团博河镇同步推进园林城镇创建,形成了市区联动、团场同创的良好格局。
“现在的双河,处处绿意盎然,住在这里太幸福了!”双河市民凌玲的感慨,道出了无数居民的心声。
以绿靓城,是双河市生态建设的生动实践。师市持续加大资金投入,近3年已累计投入近4亿元,用于城区公园建设、苗圃基地打造和植树造林,实施“引绿、引石、引水入城”三大生态工程,通过规划建绿、拆墙透绿等多种方式,让绿色填满城市的每一处角落。
2022年4月,五师双河市1000多人参与义务植树,种下1.1万株树苗;“万人植万树”“树苗赠市民”等活动激发全民爱绿热情,认建认养绿地活动蓬勃开展。目前,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8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67.73平方米。
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双河市因地制宜,完善城市功能。双河如意湖白天碧波荡漾、林木葱茏,夜晚灯光璀璨、喷泉灵动;全长6公里的滨河如意文化主题公园,集旅游观光、休闲游憩、文化展示于一体,是中心城区的生态明珠。双河市充分利用塔斯尔海水库及4条灌溉水渠,构建“五湖四水六园”生态格局。值得一提的是,双河市人民公园由建筑废料堆砌而成,如今已变身绿意盎然的网红打卡地,绿化面积达320亩,实现“三季有花、四时有景”。
五师双河市大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目标,投资2500万元建成占地10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集生态、休闲、运动、文化为一体。同时,用45个口袋公园串联起“15分钟生态生活圈”,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享受着绿色生活带来的惬意与美好。
如今,漫步双河市城区,一街一景、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城在园中、房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园林画卷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