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航拍的二师二十九团四连一隅。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嘉成 摄
7月2日,在二十九团四连的瓜果销售点,党员李姗姗(左)正帮助职工分装甜瓜。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嘉成 摄
7月2日,二十九团四连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刘光林(中)在了解职工生产生活情况。严俊梅 摄
7月2日,记者来到二师二十九团四连,只见整齐的农家小院掩映在绿树丛中,改造一新的房屋错落有致。连队的党群服务中心里,职工们正在农产品展示区交流经验;耕读文化园中,几位老人正带着孩子们诵读经典;田间地头,金黄的甜瓜挂满藤蔓,职工们忙着采摘装箱,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近年来,二十九团四连党支部将党建工作与连队实际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连续三年获得师团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连队等荣誉,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2024年,二十九团四连党支部荣获兵团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连队焕新颜 生活更宜居
记者来到二十九团四连退休职工司秀芝的家,只见整洁的院落里,葡萄长廊郁郁葱葱,一串串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光影,勾勒出一幅惬意的农家图景。“你看这院子多亮堂,房前屋后都翻修过,现在的日子真是越过越有滋味。”司秀芝笑着说,眼角的皱纹里满是满足。
这样的幸福场景,源于近年来二十九团四连党支部扎实推进和美连队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2021年,在二十九团党委的统筹部署下,借助河北援建力量的东风,四连启动了房屋改造工程,130套职工住房迎来“新生”。从外立面的统一翻新,到内部结构的合理优化,从屋顶的防水处理,到门窗的更换升级,房屋改造处处透着细致入微的考量,既保留了连队的乡土气息,又融入了现代生活的便利与舒适。
“改造完成不是终点,保持住才是关键。”二十九团四连党支部一班人深知,要让连队环境美下去,得靠大家一起发力。连队党员率先垂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的杂物,主动认领公共区域卫生责任区。党支部定期组织职工群众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大家拿着扫帚、铁锹,清理路边杂草、清运积存垃圾,齐心协力守护家园整洁。
“连队的变化,离不开党支部的引领。” 四连职工赵海良深有感触地说,“党员带头干,我们跟着学,现在保持环境整洁成了大家的习惯。”
如今的二十九团四连,白墙黛瓦错落有致,柏油小路四通八达,房前屋后花草点缀。从住房条件的改善到人居环境的提升,看得见的变化里,藏着职工群众满满的幸福,也映照着连队党支部为民办实事的初心与担当。
在植树造林活动中,四连党支部组织职工群众种下一棵棵树苗,为连队增添绿色。四连党支部还鼓励职工群众美化庭院,有的家庭在庭院中种满了鲜花,有的则打造了精致的小菜园,整个连队处处显得生机盎然。
“无论是开展文化活动,还是举办技能培训,连队党群服务中心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便捷。”二十九团四连职工杨胜安说。
2021年,一座建筑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连队党群服务中心拔地而起。这座现代化的服务中心,内部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区里,工作人员高效地为职工群众办理各项事务;在农产品展示区,连队的特色农产品整齐地陈列在展台,吸引着过往的人们驻足观看;书法活动室、舞蹈排练室等各类活动室,为职工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提供了条件。
同时,四连党支部还将以前连队的旧办公室改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这里设有温馨舒适的影音室,定期播放各类电影和教育片;充满活力的青年之家,为年轻人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职工刘其坤感慨地说:“现在连队环境越来越好,各种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生活在这里太幸福了。”
众人齐上阵 帮扶暖人心
“多亏了李书记和连队党支部,我现在能自己吃饭、走路了,这日子有盼头了!”7月的阳光洒进连队宿舍,困难职工魏存一边整理衣物,一边激动地对记者说。这温暖的场景,正是二十九团四连党支部制定相关工作机制,对困难群众开展关爱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
2024年冬天,二十九团四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李德明在走访中发现,职工魏存因突发疾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家庭陷入困境。
“我们党支部就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让职工感到温暖。”李德明当即建立帮扶台账,每周三次上门了解病情,细致记录魏存的饮食起居需求。
为解决医疗费用难题,李德明主动联系团场有关部门,帮助魏存整理材料、填报申请,跑前跑后协调救助资金;考虑到魏存今后的生活,他又主动联系团场民政部门,帮助办理低保手续。
“光给钱还不够,得让他重拾生活信心。”每次探望,李德明耐心鼓励魏存配合治疗,还发动连队党员轮流照顾魏存的生活起居,帮忙打扫卫生、购买药品。在大家的努力下,魏存的治疗顺利推进,如今已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同样感受到温暖的还有连队职工刘志荣。连队“两委”成员李姗姗通过党建“123”机制信息排查得知,刘志荣被确诊为宫颈癌后,情绪低落,甚至一度想放弃治疗。“刘大姐,现在医疗技术这么好,咱们一起加油!”李姗姗坚持每周两次上门,一边鼓励刘志荣配合治疗,一边与她拉家常、宽心解闷。
为减轻刘志荣的经济压力,连队党支部积极向团场妇联、红十字会等部门汇报沟通,为刘志荣申请到大病医疗救助资金和专项医疗补助。同时,组织党员轮流上门陪伴,帮刘志荣照顾家中老人、接送孩子。“看着大家这么帮我,我不能泄气。”刘志荣逐渐走出阴霾,积极配合治疗,近期复查,显示病情明显好转。
从魏存的“重生”到刘志荣的“逆袭”,四连党支部如春雨般滋润着职工心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民服务”的初心。
产业有特色 携手奔小康
盛夏,二十九团四连的田间瓜香四溢,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7月3日,在连队的高效种植示范区内,甜瓜缀满藤蔓,瓜农们穿梭其中,正忙着采摘、搬运。游客高奇特意从四川赶来,他说:“这里的甜瓜口感酥脆甘甜,市场销量特别好。”
四连有着30年的甜瓜种植历史,得天独厚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和优质的灌溉条件,使得这里的甜瓜含糖量高、软甜多汁,深受市场欢迎。
近年来,二十九团四连党支部充分发挥棉花、香梨两大支柱产业优势,同时依托陆地西甜瓜的品牌效应,深入贯彻“一园、一品、一带、一特色”的产业发展思路,带领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2023年,二十九团四连举办的首届西甜瓜电音节盛况空前。在电音节上,不仅展示了西甜瓜等农特产品,还设置了各种趣味游戏和互动环节,让人们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对四连的农产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职工史继立兴奋地说:“在连队党支部的带领下,我们的西甜瓜从6月初上市一直持续到9月初,根本不愁销路,去年亩收益达1.2万元。”
像史继立这样靠种甜瓜增收的职工,还有30余户。四连党支部副书记、连长刘光林介绍说:“今年连队种植了十几个甜瓜品种,目前每天出货5吨左右,可持续采摘到7月底。未来,我们还将不断引进更多新技术、新品种,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让职工的腰包更鼓。”
二十九团四连职工群众在党支部的坚强引领下,正稳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如今,一幅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的美好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