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双港”片区冷库(摄于6月23日)。该基地由“城东”和“双港”两个片区构成,具有冷链运输、仓储加工、展示交易、分拨配送等功能,每年农产品冷链周转量达70万吨。
6月19日,在石河子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城东”片区八师石河子市生活物流中心,工人进行路面铺设作业。
6月23日,在石河子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城东”片区绿珠九鼎农产品批发市场,满载果品的冷链车停靠在卸货区。绿珠九鼎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涵盖蔬菜、水果、冻品等多业态的一站式采购平台,农产品日均交易量达500万吨。
6月19日,在石河子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城东”片区绿珠九鼎农产品批发市场冷库,工人麻利地装卸货物。
石河子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双港”片区集中查验场所B区一隅(摄于6月20日)。近日,石河子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成功入选新一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成为兵团此次唯一入选的物流基地。
6月25日清晨,在石河子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以下简称“石河子基地”)“城东”片区绿珠九鼎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满载着八师石河子市优质农产品的一辆辆货车整装待发,即将驶往全国各地。
据了解,石河子基地占地面积628亩,由“城东”和“双港”两个片区构成,具有冷链运输、仓储加工、展示交易、分拨配送等功能,每年农产品冷链周转量达70万吨。
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发布新一批19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石河子基地入选,成为此次兵团唯一入选“国家队”的基地。石河子基地凭什么入选这一榜单,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要怎么建?近日,带着这些问题,本报全媒体记者深入石河子基地一探究竟。
立足优势,下好冷链物流“先手棋”
“冷链物流是物流行业的‘明珠’,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产业,既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需求,也是推动自身发展的需要。”八师石河子市发展和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彦军说。
“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发展冷链物流,统筹物流枢纽设施、骨干线路、区域分拨中心和末端配送节点建设,完善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设施条件。而八师石河子市本身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需求旺盛,抢占冷链物流发展先机,填补冷链物流产业链缺口,成为八师石河子市加快发展物流产业,进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的主要任务。
“八师石河子市发展冷链物流产业的基础也不错。”张彦军介绍。
八师石河子市位于新疆核心地带,拥有发达的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网络。依托交通优势,石河子基地可以与不同运输方式进行有效衔接,目前已打通铁路、公路、航空多式联运加冷链的物流新通道,大大提升了物流运输效率。
近年来,八师石河子市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特色产业持续提质增效,形成了以下野地西瓜、一四三团蟠桃、炮台红甜瓜、一二一团山药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2024年,该师市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5.8亿元,比上年增长8.78%;粮食产量55.1万吨,比上年增长15.2%;各类牲畜存栏124.77万头(只),比上年增长21.3%。
与此同时,八师石河子市基本构建起“师、团、连”三级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市区也形成了以“城东”生活物流中心和“双港”片区为核心的冷链物流设施群,为石河子市、沙湾市、玛纳斯县以及北疆部分兵团师市特色农产品的流通集散提供了有力支撑。据统计,八师石河子市现有冷库库容43.21万立方米,其中保鲜库30.12万立方米,冷藏库13.09万立方米,库容量均居兵团前列;拥有托盘数量43065个、周转箱数量78044个以及叉车等装卸设备。
“基于独特的区位优势、雄厚的产业基础和较完善的冷链设施,八师石河子市提出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工作思路。”张彦军说,八师石河子市对冷链物流建设发展的要求是,充分发挥师市在兵团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火车头作用,持续扩大国家冷链基地和国家物流枢纽的网络优势,增强干线高效转运能力,利用石河子基地整合优化区域内冷链物流资源,提升与南北疆师市冷链物流的衔接能力,实现冷链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协同推进,让生鲜产品“跑”上冷链快车道
如今,来自八师石河子市的下野地西瓜、一四三团蟠桃,经过十多个小时运输后,就能直达北京,摆上首都市民们的餐桌。
“近年来,八师石河子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除服务本地、昌吉回族自治州、塔城地区的农产品出疆和生鲜、冷冻食品入疆的需求外,还承担着北疆师市20%至25%农产品进出疆中转集散的任务。”张彦军说,但从抢占行业制高点和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的视角来看,八师石河子市冷链物流业还存在总体规模偏小、货物“穿场而过”、核心优势尚未构建等方面的短板。
如何“破题”?张彦军介绍,按照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要求,石河子基地力争通过5年时间,建设“城东”和“双港”两个片区,着力打造“一中心、一平台、一枢纽、一示范”,即:新时期兵团国际冷链物流运营组织中心、兵团特色农产品上行外销核心服务平台、兵团现代农业三产融合供应链组织枢纽、兵团低空经济与冷链物流协同创新示范。
“城东”片区为八师石河子市生活物流中心,依托本地果蔬、畜牧、水产等农产品产地资源,构建“种植养殖基地+生活物流中心+净菜加工+智慧农贸市场+社区便民店”全链条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以农产品展销、冷藏、分拣加工、分拨配送等为主的核心设施;“双港”片区由汇璟冷链物流中心、集中查验场所、现代粮食物流园区项目构成,计划建成以冷链运输为主的核心设施,通过与海关监管设施一体化运营,提供国际冷链服务,与铁路、机场合作提供铁路、航空运输服务。
为织密疆内外通道网络,石河子基地还积极联动阿拉尔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强与其在南疆农产品调拨等方面合作,构建兵团“双基地”发展格局;加强与自治区6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融合联动,提升兵地冷链物流一体化服务水平;对接“四纵四横”骨干通道,连接山东、广东、浙江等地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进一步畅通进疆通道;对接北京、上海等地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畅通出疆通道,构建“集散枢纽+”冷链物流配送体系。
此外,石河子基地建设当中还有一个侧重点,就是完善供应链体系。
围绕这一目标任务,石河子基地将打造供应链的策源中心,而不是简单提供货品仓储服务,改变过去货品仅是“穿场而过”,停留时间短、基地功能较为单一的局面,实现从工厂到消费端,集贸易、加工、查验、物流配送、供应链数字化于一体的精细化运营,努力增强客户黏性。
转变角色,打造全周期服务体系
2024年12月6日,无锡市—石河子市全国首列物理保鲜专列顺利抵达八师石河子市。这趟采用全国首创的“20英尺物理保鲜冷藏集装箱”保鲜技术的专列,有效保证了运送产品的新鲜度,大幅减少了因长途运输产生的损耗。
“我们计划运用这一技术,进一步拓展大棚蔬菜的销售渠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新鲜、优质的农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客户满意度。”八师石河子市生活物流中心负责人李智刚说,当石河子基地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单纯的物业管理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必须实现从“房东”到“伙伴”的角色转变,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赋能型服务体系。
张彦军介绍,石河子基地将以开放园区空间作为新业态、新技术的试验场,主动为入驻企业提供嫁接政府资源、商业品牌合作、投融资渠道及对接国内外市场机会;积极搭建线上线下融合交流平台,鼓励企业、商户之间加强交流合作;通过智慧基地数字化平台建设,大幅提升仓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精准匹配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缩短其“从入驻到盈利”的成长周期。
未来,一个国家级的冷链物流基地“呼之欲出”。预计到2030年,石河子基地冷链供给能力将显著增强,各类冷库容积规模达30万立方米,年运营能力增加到150万吨;涌现5至10个全国知名农产品品牌,蔬菜、果品、肉类等产后腐损率分别降至25%、15%和10%以下。
当“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号角吹响,八师石河子市人的目光已投向更辽阔的疆外,特别是中亚和东南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从探索开行冷链班列,集聚冷链物流发展要素,到打造基地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冷链物流设施及企业入驻,再到引入低空物流企业,打造低空经济与冷链物流协同创新示范,八师石河子市正以“起跑就是冲刺”的紧迫感,奋力打造兵团领先的冷链物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