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兵团八师一四三团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产品——

甜蜜产业结硕果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4日 信息来源:新疆日报 编辑:兰君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范琼燕 李嘉妮

7月9日,兵团八师一四三团九连,职工将蟠桃装车,发往全国各地。□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周鹏摄

兵团八师一四三团一望无际的棉田(7月9日无人机摄)。□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周鹏摄 

7月3日,兵团八师一四九团党员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李嘉妮摄

盛夏七月,在中国蟠桃之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一四三团,万亩桃园迎来丰收季。红润饱满的蟠桃、油桃压弯枝头,今年这里的桃子较往年提前10天成熟,为果农带来丰收的喜悦。

7月8日8时,一四三团九连林果销售一条街就已经热闹非凡,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桃香,摊位前人流如织,不时有采购车辆、快递货车停靠。“今年桃子熟得早,品质特别好!”一有客人,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倪震杰便热情地迎上前介绍。他身后的桃园里,父亲倪泽寒正穿梭在桃林间娴熟地采摘。

因桃园生意好,怕父母忙不过来,一放暑假倪震杰就来桃园帮忙。

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八师一四三团视察,曾走进倪泽寒家的蟠桃园。“总书记微笑着问我,你家承包了多少亩地,收入怎么样,特别亲切。”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倪泽寒仍激动不已。

倪家桃园是一四三团有名的绿色有机蟠桃示范园。种植桃子16年,倪泽寒见证了团场蟠桃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倪家桃园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在总书记的关怀下,我们干劲十足,当年引进的新品种,今年开始挂果了。”倪泽寒脸上洋溢着喜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四三团视察时指出,要落实好党中央支持兵团发展的政策,发挥兵团优势,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产品、壮大优势产业,促进农牧业绿色高效发展。

一四三团种植蟠桃有数十年历史,当地自然条件好,产出的蟠桃个头大、甜度高,深受消费者喜爱。

牢记总书记嘱托,一四三团加速做强做优蟠桃产业:改造提升老旧果园,打造林果销售一条街,京东、顺丰、邮政等快递公司纷纷进驻蟠桃园,实现采摘、发货“一站式”对接;注册“143·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一四三团蟠桃专家工作站,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指导种植户,形成了一套严格细致的果苗培育操作规范……一系列举措让蟠桃产业焕发新活力。

该团职工李长勇指着自家桃园墙上的照片自豪地说:“总书记的肯定,坚定了我们发展蟠桃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如今,李长勇家的蟠桃销往北京、上海、广东以及马来西亚。

7月8日12时56分,一辆装满蟠桃的顺丰快递货车从媛媛桃园出发,驶向乌鲁木齐天山航空转运中心。送走货车,快递小哥穆石杰仍留在林果销售一条街,揽收蟠桃快件。

“现在我们网点每天蟠桃的快递量在4000件左右,从这里至少发两辆9.6米长的快递车。”穆石杰边打包边介绍,今年,公司在一四三团新增了4个揽收点,揽收点总数已达13个,34名快递员驻点,确保种植户鲜采的蟠桃第一时间完成揽收与发运。每日午后,集中将蟠桃运送至转运中心,搭载当日全货机直飞湖北省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依托高效中转网络,可实现全国85%的城市蟠桃次日送达。

2024年,一四三团70%以上的蟠桃通过线上销往全国各地,种植户亩均收益突破1.5万元。

李长勇和倪泽寒希望全国人民都能吃上一四三团的蟠桃。这两年,他们都买了新房、换了新车。李长勇家还喜上加喜,添了小孙女。他乐呵呵地说:“请总书记放心,我们的生活比这桃子还要甜!”

202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疆迈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同全国一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林果销售一条街东南侧,去年7月记者来时还是一片施工场地,如今这里已建起3座明亮的大棚,成为蟠桃简化防寒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基地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13个桃子新品种,开展优质蟠桃简化栽培模式探索和示范,为实现简化防寒越冬、倒春寒预防、品种更新、病虫害绿色防控、精确水肥管理以及实现产业绿色高效发展积累宝贵经验,帮助职工群众少走弯路。

谈起正在进行的蟠桃防寒直立栽培试验,一四三团九连党支部书记张权如数家珍:“基地通过科技加持,破解了传统栽培模式中越冬防寒劳动强度大、成本高、防灾减灾能力弱、产量不稳定等制约蟠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牢记嘱托、铭记关怀、感恩奋进。今日的一四三团,紧紧围绕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强化科技赋能、完善产业体系、创新经营模式,农业综合竞争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一四三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谢勇清楚地记得,2022年7月那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在农一连棉花种植基地,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田间,察看棉花长势,向正在田间劳作的种植户、农技人员询问棉花种植、销售和家庭收入等情况。

如今,这片绿油油的棉田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孕育着丰收的希望。随意走进几处棉田,就能见到田边有虫情测报仪、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田间气象监测站等智慧农业设备。

“我们的智慧棉田面积从当初的320亩已扩大到现在的2.8万亩,占团里棉田面积近三成。”谢勇说,职工在手机上打开智慧种田APP,点击“电磁球阀”的图标,就可以远程操作给棉田浇水。在田间地头通过智慧农业设备,就能实现棉花种植的数字化、精准化和远程化管理。

蟠桃满枝头,棉田绘“丰”景,都是兵团农业发展的缩影。一四三团党委常委、副团长谢星光介绍,近年来,团里蟠桃亩均效益由1万元跃升至1.5万元,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4万亩,占比达91%。棉花综合机械化率超98.5%,棉花机械采收率达99%……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我们以土地为要素聚产业,以大地为纸汗水为墨,上下同心、接续奋进,创造着比桃子更甜美的幸福生活。”谢星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