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以来,兵团参加人数达54万人

让“老有所依”更有保障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5日 信息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兰君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马燕

7月9日,在十师北屯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业务大厅,工作人员(右)向群众讲解个人养老金相关政策。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以来,前往十师北屯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咨询办理个人养老金业务的职工群众络绎不绝。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正虎 通讯员 周俊秀 摄

7月9日,在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五家渠支行,工作人员为群众办理个人养老金业务。截至目前,六师五家渠市已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2.69万户。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华北 摄

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支柱”,属于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在促进个人养老金供需平衡、保障居民养老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兵团全面实施以来,兵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各参与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渠道普及养老投资知识,拓宽制度覆盖面,提高职工群众参与度。目前,兵团个人养老金账户规模持续扩大,参加人数达54万人,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总体运行平稳,为满足职工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提供了更好保障。

制度持续优化

7月6日清晨,45岁的李群在电脑前计算自己退休后的收入情况。作为一名机关干部,他的基本养老金有保障,但要与在职时的收入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自去年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以来,我就一直密切关注着。如果我现在开始每年缴纳1.2万元,缴费15年后,大约能有18万元的养老金,这会让我今后的退休生活更有保障。”

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

经过先行试点,2024年12月1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明确自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广至全国,并从优化产品供给、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推出诸多具体措施。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和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居民对养老生活也有了更高追求。个人养老金作为‘第三支柱’的核心补充,有关政策效能将持续释放,发展潜力巨大。”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武晓雯表示,个人养老金与传统储蓄相比,有税收优惠;与商业养老保险相比,投资选择更多元;与直接投资相比,产品风险更可控,关键是个人养老金“强制锁定”机制,资金需锁定至退休年龄,中途不得随意支取,避免了资金被提前消费,真正发挥了养老保障作用。

兵团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个人养老金每年缴费上限为‌1.2万元‌,无强制起存金额,缴存人自主购买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到达退休年龄时,就多了一个养老金来源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

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后,各家银行便展开“抢客大战”,轮番送出抽奖送礼券、立减金、话费券等开户大礼包以吸引投资者。如中国工商银行推出“个人养老金开户缴存四重礼”活动,开户缴存最高可领超800元的立减金;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通加缴存就有机会领取660元立减金;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兵团分行推出了线上“签约有礼”和“缴存有礼”立减权益金等活动。

“我们于2024年12月启动个人养老金账户预约开户签约工作,目前开户数超过20万户。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兵团推行以来,职工群众从最开始对政策不熟悉,到经过宣传后逐渐理解,再到主动询问预约开户事宜,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愿意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农行兵团分行个人金融部副总经理迪里努尔·艾尼说。

“尽管开户人数不断增长,但制度推行中出现的‘开户热、缴存冷’等问题依然有待进一步解决,人均缴费金额仍有很大提高空间。”武晓雯表示,面对缴存意愿低、产品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应继续通过优化制度设计,加速推动个人养老金实现从规模扩大到质量提升的跨越,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的普惠目标。

投资效能提升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显示,截至6月30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中,储蓄类、基金类、保险类、理财类产品数量分别为466款、297款、262款、35款。

近3年来,个人养老金制度改革得到了金融机构的积极响应。金融机构不断丰富产品供给,拓宽投资渠道,在现有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将国债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将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

“投资渠道的多元化,有助于提高个人养老金的长期收益率,让参与者的养老金‘跑赢通胀’,实现保值增值。”武晓雯说。

农行兵团分行相关负责人以储蓄产品为例,给记者从收益、节税两个角度算了一笔账:如果按每年一次性存入上限1.2万元、缴费15年为例,到期本金为18万元。假设15年内购买产品平均年化利率为3%,到期利息收入约为4.32万元(复利计息);如年化利率能达到4%,15年后账户余额连本带利能达到24万元左右(复利计息)。

农行兵团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个人养老金的吸引力,主要来自其可帮助购买者降低个人所得税支出、获得投资收益等。按照相关政策,缴存个人养老金者可享受每年按1.2万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的优惠。得益于此,根据个人年收入水平和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的不同进行测算,居民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后,每年可减少纳税额度360元到5400元不等。

“假如王先生收入高,适用45%的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且每年缴存个人养老金1.2万元,那么,他每年最多可减少5400元的个人所得税支出,而且是年年缴存、年年可享。这么高且稳定的‘回报率’,是市场化投资标的难以比拟的。”农行兵团分行相关负责人举例说,如果王先生从30岁起每年缴存1.2万元,至60岁退休,共计投入本金36万元。在不考虑任何投资收益的情况下,仅在缴纳个税方面,他就可“节省”16.2万元。

不仅如此,在未来1年至5年内即将退休的人群参与个人养老金,不仅能够享受到真金白银的个税优惠,还可以规避个人养老金“长期封闭”带来的流动性问题。

对普通居民来说,如何最大化利用个人养老金政策,实现养老规划最优化?农行兵团分行相关负责人建议:“不同年龄段的人应采取不同策略。35岁以下的年轻人可以考虑风险偏高但长期收益更好的股票型基金;35岁至50岁的中年人应选择平衡型产品,兼顾收益和安全;50岁以上的人群则应更注重资金安全,以债券型、货币型产品为主。”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政策层面的持续优化,也离不开公众认知的提升与金融机构的服务创新。“在个人养老金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关键阶段,金融机构需要创新产品矩阵,提升投资效能。”武晓雯说。

惠及更大群体

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养老金的使用周期也在拉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3岁,比2010年提高了3.6岁。人们退休后可能面临20年至30年的生活,仅靠基本养老金难以维持理想的生活质量,这时,个人养老金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农行兵团分行相关负责人建议:“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应尽早开始、持续投入、科学配置。从25岁开始每月投入1000元,到60岁退休时,按照5%的年化收益率计算,可以积累约120万元的养老金。如果从35岁才开始,同样条件下只能积累约70万元。时间的复利效应不容忽视。”

当前,个人养老金制度优惠政策覆盖面还有待扩大。例如,按照现阶段政策,个人养老金参与者每年可享受最高1.2万元的税前扣除额度。然而,这项优惠政策在执行中面临的情况是,参与门槛仍然较高,主要集中在中高收入群体,对于低收入人群的覆盖率偏低。“新一轮改革应更加注重普惠性,让更广泛的人群能够参与并受益。”兵团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制度应更关注低收入人群、增加家庭缴费;支持鼓励家庭共同参保,对于低收入家庭参保缴费进行补贴;实行多种税收优惠模式,推动税收优惠资源向中低收入倾斜,鼓励个人合理配置税收优惠额度,提升税收优惠政策的精准性和灵活性。

严格的领取条件导致的低流动性,是一些居民不愿缴费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武晓雯建议,可适度提高取用的灵活度,变“强锁定”为“弱锁定”,在有效管控的前提下,设置适当的个人养老金领取条件,保障参与人在发生重大变故的情况下大额资金的应急需求,更好地平衡制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提高账户资金的使用效率。

此外,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的丰富度和选品的便捷性,也被认为是提升个人养老金吸引力的突破口。武晓雯认为,可以探索建立统一的个人养老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一站式”解决账户信息查询、养老金产品查询、产品购买、扣费退费查询、税收优惠测算、投资咨询等需求,方便参保人便捷缴费和选择丰富多样的产品。

“个人养老金制度仍需在政策端、市场端、需求端形成合力,加快构建更普惠、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养老金融生态,惠及更大群体。”武晓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