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蜜”香飘四海 文旅聚活力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2日 信息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刘娑延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周廷瑜

5

五师九〇团“双河蜜”西甜瓜吸引了游客的目光(摄于7月14日)。岳佳豪 摄

七月的双河大地,瓜果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近日,五师九〇团第三届“双河蜜”西甜瓜节甜蜜启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客商,共品瓜果甘甜,共鉴产业活力。

开幕式上,双河市聚能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多家企业现场签订战略采购协议,开幕当日总成交量即达1520吨。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正是五师双河市立足资源禀赋,创新实践“文旅搭台、经济唱戏”模式,推动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的生动写照。

走进西甜瓜节现场,金黄的甜瓜、翠绿的西瓜整齐列阵,清甜的果香沁人心脾。游客们品尝着甘甜多汁的瓜果,赞不绝口。“第一次参加西甜瓜节,没想到双河的瓜这么甜,水分这么足!”来自乌鲁木齐的游客张晓静一边拍照一边赞叹。

活动现场,舞狮表演助兴,互动抽奖添彩,游客们不仅在现场尽享甜蜜,还能将“双河蜜”礼盒带回家,让更多人了解这一品牌。

签约仪式现场,双河市聚能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刘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双河蜜’从田间地头,走进全国人民的果篮。”

数据的印证令人振奋——2024年,“双河蜜”西甜瓜年产值突破2500万元,带动120户职工增收,户均增收2万元;产品远销上海、广东、山东等地,并成功出口泰国、越南等国家。

文旅活动的持续举办,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更显著提升了五师双河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九〇团文体广电旅游中心主任汪玲表示:“连续三年举办西甜瓜节,‘双河蜜’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如今根本不愁销路,许多客商都是慕名而来。”

瓜香尚未散去,双河市的另一张文旅名片——特色民宿,也正迎来客流高峰。走进八十八团一连的云舒别苑民宿,青石板小路两侧绿植盆景点缀,院落既保留传统韵味,又融入现代便利,从智能充电桩到休闲凉亭,设施一应俱全。

旅游热度攀升,连队的7家民宿几乎日日爆满,生意红火。经营者杨怀武一边忙着接待客人,一边笑着规划:“游客越来越多,后期,我打算扩建民宿,让更多游客体验这儿的美景和美食。”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八十八团精心打造了“卡昝河边防四代民兵哨所—三文鱼养殖基地—军垦文化主题墙绘—哈德尔海景观园”特色红色研学旅游路线。游客可在卡昝河哨所感悟四代戍边人的坚守传承;在三文鱼基地探索生态养殖的创新实践;通过军垦主题墙绘,回溯激情拓荒岁月;在哈德尔海的湖光山色间领略自然馈赠。这条路线实现了红色教育、生态体验、产业认知与人文浸润的深度交融。

这些生动的实践,均源于五师双河市“文旅引领、多业融合”的清晰发展思路。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五师双河市累计接待游客231.06万人次,同比增长30.76%;实现旅游总收入10.84亿元,同比增长30.13%。“我们致力于为游客打造‘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深度旅游体验。”五师双河市文旅局局长李志芳道出了发展目标。

行走在五师双河市,处处能感受到文旅融合焕发的蓬勃生机:田间地头变身观光景点,特色农产品畅销国际市场,职工群众身兼多职——既是田间的“技术员”,又是景区的“导游”,还是民宿的负责人……这种深刻转变,不仅扮靓了连队面貌,更拓宽了职工群众的增收渠道。

未来,五师双河市将继续深挖资源禀赋,创新文旅业态,聚力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文旅品牌,让“诗与远方”在双河大地完美交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文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