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看新疆“兵超”如何重塑城市IP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9日 信息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兰君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朱丹丹 周婷婷

7月18日,新疆和兵团全民足球超级联赛——兵团胡杨队对阵天山雄鹰队的友谊赛赛前,球员们与小球童手牵手步入赛场。杜仪摄

7月18日,在新疆和兵团全民足球超级联赛开幕式现场,身着各民族特色服饰的石榴籽联盟方阵成员和现场观众热情互动。杜仪摄

7月17日,孩子们在进行足球训练。暑假期间,六师五家渠市足球协会、足球俱乐部等举办少儿足球夏令营,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丰富假期生活。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魏新江 通讯员 刘娟 摄

鼓声震天,人浪翻涌!7月18日晚,新疆和兵团全民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新疆“兵超”)在六师五家渠市盛大开幕。体育场内座无虚席,观众席上涌动的“人浪”与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将这个夏夜点燃。

从“生存的拼搏”到“荣誉的拼搏”,从“球迷的足球”到“大家的足球”,新疆“兵超”以现象级的热度引爆兵团体育活力,成为一张闪亮的城市新名片。这场全民足球盛宴,如何重塑城市IP?

一场足球比赛,展示出戍边人的精神风貌

重槌落下,鼓声轰鸣。开幕式上,六师芳草湖农场职工群众带来的《鼓乐六师》震撼开场。鼓手们脚踩大地,岿然如山;汗水滚过黝黑的脸庞,在聚光灯下折射光芒。那声浪仿佛不是传入耳中,而是从脚底直震心魄,激荡着兵团人血脉中的豪迈与坚韧。

鼓声余韵未歇,原创舞蹈《戈壁滩上建花园》又深情上演。舞者们手持象征垦荒工具的坎土曼道具,以铿锵有力的集体耕作动作,再现了兵团人战天斗地的创业史诗。他们弓步挥锄,动作整齐划一,扬起的红色纱绸如当年开荒掀起的滚滚尘土。

“这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是对兵团精神的最好诠释。”参与表演的六师芳草湖农场职工张政激动地说,“希望通过我们的表演,让更多人感受到兵团文化的独特魅力。”

“56支队伍、2400余名演职人员共同呈现这场盛会。”开幕式总导演王晶阐释创作理念,“当年屯垦是生存的拼搏,今天兵超赛场是荣誉的拼搏。我们以‘体育为壳,文化为核’,将竞技符号‘种’进历史的土壤,邀请每一位运动员担当‘兵团文化翻译官’,让全国球迷看到,兵团人的奋斗精神一脉相承!”

“一座毡房就是一个哨所,一个牧民就是一个哨兵。”当塔山雄鹰足球队入场时,解说员铿锵有力的话语令全场肃然起敬,“在祖国西北辽阔的边境线上,北塔山牧场职工群众用忠诚与坚守,筑起了一道永不移动的界碑!”

经久不息的掌声为这支特殊队伍而响——队员主要由北塔山牧场的牧工和职工组成,队长阿赞别克·条留汗,一位人民教师,生长于北塔山牧场。后卫卡力恒别克·木纳尔别克、中场核心哈那提……他们平日里巡边护边,休息时便抓紧时间训练。

“没有球门,就拿石头垒;狂风天气,就追着足球跑。白天我们是护边员,晚上我们是运动员。”卡力恒别克·木纳尔别克朴实的话语道出对足球最纯粹的热爱,“我们站上这场难得的赛事,就是为了展现足球该有的模样。”

站在新疆“兵超”赛场,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光芒:“这不仅是一场足球比赛,更是向全国人民展示新时代戍边人精神风貌的舞台。”阿赞别克·条留汗的话语掷地有声。

超越单纯体育竞技,成为展现兵团风采的重要平台

新疆“兵超”这颗耀眼的“新星”,迅速跃升为新疆文旅融合的“新名片”。据初步统计,新疆“兵超”开赛前三天,现场观赛人数已突破7万人次,来自全国各地的球迷和游客蜂拥而至,为这座兵团城市注入了蓬勃活力。

赛事热度强力转化为线下消费动能。赛事期间,六师五家渠市夜市人潮涌动,餐饮、住宿等行业显著受益。“这几天店里的生意火得很,比往常好太多啦,真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办几场!”五家渠市餐饮店负责人柴圆圆语气里满是欣喜。

六师五家渠市作为赛事举办地,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功不可没。它地处乌鲁木齐都市圈,距首府仅30余公里。这一地理优势让六师五家渠市得以轻松便捷地吸纳乌鲁木齐及周边城市的观众和游客,形成区域性体育赛事集聚效应。六师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局长侯宝寅表示,“近年来,六师五家渠市大力推进全民健身事业,不断完善体育设施,为新疆‘兵超’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赛事主场的六师五家渠市体育运动公园,经升级改造后已成为符合大型赛事标准的现代化体育场馆,配备专业灯光音响,可满足夜间比赛和盛大开幕式需求。

更令人瞩目的是师市全力推进的体育惠民工程:倾力打造“5分钟便捷健身圈”,建成各类体育场地489个,体育场地总面积达86万余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6平方米,让健康生活“推门可享”。

从专业场馆到社区球场,从儿童游乐区到适老化健身空间,完备的场地设施勾勒出市民的幸福生活半径。清晨,体育运动公园的塑胶跑道上晨跑者挥汗;傍晚,各社区的灯光球场成为上班族放松、居民交流的好去处。“现在家门口有了这么专业的运动场地,再也不用跑远路去锻炼了。”市民李若彤感慨。

“作为兵团城市,五家渠传承了兵团精神,与足球运动倡导的团队协作和坚韧不拔完美契合。”六师五家渠市足球协会会长张秉龙表示,这种精神传承,使新疆“兵超”超越了单纯的体育竞技,成为凝聚兵团力量、展现兵团风采的重要平台。

从“球迷的球”到“大家的球”,“兵超”融入城市脉搏

终场哨响,六师五家渠市体育运动公园里热度并未消退。球迷热议精彩进球,孩童模仿球星动作,场边夜市烟火升腾——新疆“兵超”的热潮,已融入城市的日常脉搏。

“新疆‘兵超’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它将作为师市的常态化品牌赛事长期举办。”侯宝寅强调,其意义远超体育范畴,已成为展示兵团文化、带动城市发展的“金色名片”。师市将以赛事为契机,深入推进体育事业全面发展,让足球运动成为传承兵团精神、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

不远处的绿茵场上,五家渠1995足球队队员张雷正指导一群少年传球,笑声与呐喊声在空气中回荡。这支成立30年的草根球队,坚持每周训练,已从爱好者小团体发展为拥有完整梯队的俱乐部。“我们不急于培养球星,先让足球成为孩子们童年的快乐记忆。”

张雷见证了无数孩子在此爱上足球。“比赛输赢固然重要,但我们更想证明,五家渠的足球之火能持续燃烧!”

10岁的张一航已是第二年参加青少年足球夏令营。“我喜欢足球,在这里,我不仅学会了踢球,更学会了不轻言放弃。”绿茵场上,汗水与笑容交织,竞争与友谊并存。孩子们在奔跑、传球、射门中,学习着团队合作与拼搏进取。

六师五家渠市足球协会深谙这项运动的希望在于青少年。“协会自1995年成立,始终将青少年培养作为核心。”张秉龙介绍,协会秉持“扎根基层、着眼未来”的宗旨,通过系统化培养为兵团足球输送新鲜血液。青少年足球夏令营已成为师市最具影响力的体育公益活动。

下一步,协会计划推出裁判员、教练员等系列培训课程,并组织覆盖奇台农场(东线)、一○一团青湖镇(中线)、新湖农场(西线)的团场基层联赛,让更多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参与足球运动。同时,师市正积极拓宽青少年发展通道,计划与新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足球特长生升学通道,对接青训体系,为优秀苗子创造职业发展机会。

“协会将借助新疆‘兵超’热度,组织系列活动。邀请老军垦与青少年球员座谈,讲述兵团历史与足球故事;请老球员分享赛场经历,通过足球载体,让兵团精神在年轻一代心中深深扎根。”张秉龙说。

夜幕下,六师五家渠各社区的灯光球场依然活力四射:上班族在教练指导下练习配合,退休职工组成的长青队切磋技艺,孩子们在家长陪伴下玩趣味足球游戏……“足球场上的每一次跌倒和爬起,都是对兵团精神最好的诠释。”张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