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白杨市木兰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在居民家中打扫卫生(摄于6月18日)。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苟汇敏 通讯员 江季云 摄
九师白杨市巾帼家政服务站工作人员在记录居民需求(资料图片)。 九师白杨市妇联 提供
7月18日,走进九师白杨市建安小区居民邓秋玲的家中,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只见几名木兰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一边麻利地清扫房间、整理杂物,一边与老人唠着家常。
“我年纪大了,实在没精力收拾。你们只用一个小时就把屋子变得亮堂,比亲闺女还贴心!”邓秋玲握着志愿者的手,眼眶湿润着说,“我腿脚不便,正发愁呢,你们就像及时雨一样解决了我的烦恼!”
这一幅温暖的场景,正是九师白杨市创新提供家政服务、托起民生幸福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九师白杨市妇联立足本地实际,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民生服务之路,让职工群众的幸福生活更加可感可触。
打造特色家政品牌
家政服务业,犹如一座桥梁,一头连着就业,一头连着家庭,事关民生福祉、人民生活品质。近年来,九师白杨市妇联深挖本地资源,创新打造巾帼家政服务站、木兰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助力家政服务业健康发展。
“巾帼家政服务站就像妇女就业的‘助推器’。”九师白杨市妇联主席段晓梅介绍道。
针对“一老一小”的照护需求快速增长的现状,2018年,九师白杨市妇联投入27万元扶持资金,联合禾乐家政公司,打造了巾帼家政服务站,并组建木兰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构建起了“培训+服务+就业”一体化体系,开展的家庭保洁、母婴护理等免费技能培训,让有需要的女职工掌握一技之长,帮助她们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我们希望通过巾帼家政服务站这个载体,打造家政服务新模式,让有需要的居民得到实惠、优质的服务,让更多人得到适合的工作岗位。”段晓梅道出了打造特色家政服务品牌的初衷。
为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满足居民需求,巾帼家政服务站开设了家庭保洁、母婴护理、养老护理等多个专业课程,邀请行业专家授课,为学员提供免费技能培训。
同时,九师白杨市妇联引入职业认知课程,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截至目前,九师白杨市妇联已有4000余名女性通过培训掌握了专业技能,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不仅改善了家庭生活,更在服务他人中获得快乐。
“我通过培训成了专业的育儿嫂,既能照顾家庭,又有了稳定收入,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学员李芳感慨道。
精准满足群众需求
“过去找家政服务,得四处打听,价格还不透明。现在有了巾帼家政服务站,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方便又实惠。”白杨市市民刘建江的这番话,道出了广大市民的心声。
巾帼家政服务站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起精准服务机制。通过与社区、网格员紧密合作,全面摸排困难家庭、空巢老人、特殊群体的需求,建立服务档案,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无论是日常保洁、助餐送餐,还是康复护理、精神慰藉,专业化服务让民生需求件件有回应。
为了确保服务质量,巾帼家政服务站建立了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每完成一次服务,都要由服务对象进行满意度评价,评价结果与服务人员的薪酬挂钩。同时,工作人员会定期开展服务质量回访,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木兰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是一支由各行各业女性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每季度都会开展进社区服务活动。队员们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洗衣做饭、陪老人聊天解闷,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在志愿者队伍中,有许多年轻人,这份温暖深深感染了她们。“照顾这些老人,就像照顾自己的父母一样。”青年志愿者王素娟说,“看到他们开心,我们也觉得这件事特别有意义。”
共建多元联动格局
家政服务进社区,离不开多方协同发力。九师白杨市妇联积极与民政等部门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民政部门发挥信息化优势,推动家政服务线上平台建设;妇联则深耕线下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互补,全方位满足群众需求。
为推动服务向基层延伸,九师白杨市妇联积极与各团场对接,计划在团场设立服务点,让更多职工群众享受到便捷的家政服务;主动与塔城地区妇联合作,开展兵地家政服务交流,计划联合开展家政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促进兵地妇女就业创业,推动交流交融。
为了扩大服务覆盖面,九师白杨市妇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推广。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发布服务信息、展示服务成果;线下通过举办社区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群众认知度。同时,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建立快速响应机制,让群众办事更省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家政服务工作,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段晓梅说。
据了解,九师白杨市妇联将持续完善服务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努力把木兰巾帼家政服务站打造成妇女信赖的“娘家站”、职工群众点赞的“幸福站”、社会认可的“示范站”,以家政服务的“小切口”,撬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大治理”,让特色品牌在家政服务业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