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党建引领,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

——记兵团先进基层党组织七师天北新区英华里社区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信息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刘娑延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张婷婷 高玲

1

英华里社区“心悦舞蹈队”的队员们在排练秧歌舞(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张婷婷 摄

2

英华里社区联合七师胡杨河市益启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与你相伴,快乐暑假”公益小课堂活动。图为大学生志愿者在给小学生辅导假期作业(资料图片)。 高玲 摄

3

在英华里社区组织召开的“红马扎会议”上,居民积极建言献策(摄于2月24日)。 郭雪雪 摄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

近年来,七师天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北新区)英华里社区党支部紧扣“党建引领、服务群众、共治共享”理念,通过创新打造“红‘社’先锋”党建服务品牌,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让这个拥有2852户居民的混合型社区焕发出共建共治共享的蓬勃活力。

系紧“红色纽带”

勇当先锋作表率

如何服务好居民群众?英华里社区负责人朱丽莎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实现社区治理的关键。”

深知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英华里社区党支部始终致力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系紧“红色纽带”,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质效。

7月25日一大早,英华里社区党员杨永忠就开始巡查小区绿地的维护情况。作为认领“绿地责任区”的党员,他每天都要到党员绿地责任区转转,查看绿地的养护情况。

“现在这里由我们几个党员轮流监督,绿地上的不文明行为没有了。”杨永忠说。

划分党员责任区,给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英华里社区党支部在小区内划分党员绿地责任区15块,引导18名无职党员认领学习监督、党风廉政监督、治安巡逻等岗位,监督其他党员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监督物业做好绿地清理及保养灌溉工作,制止毁绿种菜、人为踩踏等不文明行为,积极营造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良好氛围。

由1支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带动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队、医疗保健志愿服务队、守护平安志愿服务队、环保卫士志愿服务队等N个社会组织,英华里社区党支部通过创新开展“1+N”志愿服务模式,从文体活动、医疗保健、普法教育、安全稳定、全民素质提升等多领域实现志愿服务全覆盖,今年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次,服务居民500人次。

“党旗映天北”小程序则让志愿服务更精准。前不久,小区居民李诗英通过小程序发布“微心愿”——希望有人帮忙修理家中漏水的水管,结果不到2小时就有党员上门义务检修。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点亮居民“微心愿”30次。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今年,英华里社区党支部结合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活动,组织党员开展“组团式”服务,举办安全知识、反电信诈骗等各类宣讲20次,“一对一”方式结对帮扶空巢、高龄老人36户,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5户,开展环境整治6次。

建强“红色阵地”

精细服务暖人心

7月18日下午,英华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舞蹈室里,“心悦舞蹈队”的队员们正在排练秧歌舞;儿童活动区,志愿者在辅导孩子们做手工;书画室内,几位老人在挥毫泼墨……近年来,英华里社区党支部通过“一室多用”设计,让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服务全年龄段居民的“幸福驿站”。

英华里社区下辖英华里和绿源里2个居民小区,现有60岁以上老人1208人。如何让老人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提升晚年生活质量,成为社区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

“这些年,不断有居民加入我们的队伍,只要社区有活动,我们都积极参加,偶尔还会外出演出。”“心悦舞蹈队”负责人张桂平说。

近年来,英华里社区党支部依托舞蹈室、多功能活动室等阵地,开设书法、绘画等老年兴趣课堂,常态化开展书画展、广场舞比赛、戏曲联唱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自常态化开展社区老年活动以来,许多老年人走出家门,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英华里社区主任李雪娇说。

立足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英华里社区党支部通过坚持“一室多用”“多室合一”,升级改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完善服务中心配置,提升服务功能,打造集党员教育、便民服务、休闲娱乐、运动健身、心理咨询等功能为一体的活动阵地,“小场地”实现了“大服务”。

为更好服务全年龄段居民,英华里社区党支部联合当地的益启社工站、天姿艺术学校等专业机构,开设青少年假期课堂,提供手工制作、作业辅导等义务服务项目;引进专业团队,落实轮值接待、延时错时、首问负责等工作机制,全天候提供政策咨询、民事代办等各类服务,打造全科社工站。

同时,英华里社区党支部坚持“党建+网格”模式,以网格化管理为切入点,推进精细化服务,通过划分网格责任片区,将社区工作者、联户长、在职党员、志愿者等人员下沉到网格。建立“红色网格责任区”,组织党员深入单元楼栋、商圈店铺,摸准社情民意,办好信息收集、入户宣传、敲门问需“入户三件事”,将服务群众的“红色触角”延伸到社区千家万户。

朱丽莎表示,社区党支部将继续建强“红色阵地”,优化网格化管理机制,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家门口的服务”。

围绕“红色治理”

多元共治聚合力

“社区老年人多,建议一个月多开展几次上门服务活动。”

“社区绿化方面,希望能增加一些开花类乔灌木和彩叶植物。”

“活动室再宽敞一点就好了。”

……

7月23日傍晚,英华里社区“红马扎会议”在社区居民会客厅召开。居民们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着社区近期的大事小情。社区工作人员手持民情记录本,认真倾听、详细记录,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以前居民反映问题到处找人,现在大家坐在一起谈事论事,问题很快就被解决了。”居民姚素芳对这种议事方式赞不绝口。截至目前,英华里社区党支部通过“红马扎会议”议事形式,已先后解决下水管道堵塞、噪音扰民等居民关心的问题19个,办结率达95%以上。

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英华里社区党支部通过健全“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公司”三方联动协调机制,多渠道收集居民意见建议,运用“新区夜话”平台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让居民成为自己家园的当家人,激发社区多元共治活力。

目前,这种接地气的议事形式已成为英华里社区收集民意的“直通车”。从楼道照明维修到垃圾分类管理,从停车位规划到老年活动安排,居民们畅所欲言,社区干部现场答疑解惑。

同时,英华里社区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联建”治理模式,创新打造“商居联盟示范店”品牌项目,鼓励辖区商户主动融入社区治理大格局,结合经营范围为居民提供义诊、义剪、快递投放等便民服务。此外,该社区与七师胡杨河市党委组织部、中医院等单位建立党建联盟,整合优势资源,开展“文化联谊、科普联办、设施联用、服务联动”等活动,统筹辖区各类资源,实现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

“现在不仅生意更好了,还能为街坊邻居做点实事,我感觉特别有意义。”参与联盟的药店负责人王涛表示。该机制运行以来,商户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形成了“商户得口碑、居民享便利、社区增活力”的多赢局面。

“社区是大家的,治理靠每个人。”李雪娇说。

从“党员先锋”到“红马扎议事”,从“全科社工”到“商居联盟”,英华里社区党支部用一个个创新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强,社区治理就强。这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365天不变的初心——把群众身边“小事”当成“大事”办。

如今,英华里社区党支部通过开展“红‘社’先锋”党建品牌创建,不断强化党员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已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的治理新格局,居民满意度连续三年达98%以上。2024年,英华里社区党支部荣获兵团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下一步,社区将持续深化和完善党建品牌建设,为建设幸福、和谐、有活力的社区而不懈努力。”朱丽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