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十六团司法所工作人员在团场集市上搭建“普法小摊”,为居民进行普法宣传(资料图片)。 一师阿拉尔市司法局提供
“矛盾不出连队就能解决!”如今,在一师阿拉尔市,基层治理的新气象让职工群众交口称赞。近年来,该师市通过打造“网格服务+法治宣传+村民议事+科技赋能”四维一体治理模式,让组织扎根一线、服务直达基层、问题就地化解,绘就基层治理崭新篇章。
“太感谢你们了,通过调解,终于把我们的工资要回来了。”近日,在一师十二团综治中心,来自四川的阚明(化名)和另外15名农民工领到了被拖欠的9.86万元工资。这次成功调解,得益于一师阿拉尔市的“司法+综治”联动机制。该师市司法所入驻团场综治中心网格,让专业调解服务直达基层末梢,推动矛盾快速化解。
近年,一师阿拉尔市着力构建“综治中心统筹、多部门协同”的治理格局,通过整合司法行政、公安、民政等资源,推动1936名专兼职调解员、1716名“法律明白人”、30名党员律师等专业力量下沉网格,建成20个公共法律服务站和206个工作室,构建起全域覆盖的“15分钟法治服务圈”。同时,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党支部+派出所+司法所+妇联+民政”的联调联动机制,形成“问题联治、矛盾联调、平安联创”的工作合力。
一师阿拉尔市借“法治大培训”契机,打造出别具一格的“讲、唱、演、研、问、奖”六维普法矩阵。通过定制“订单式”普法清单,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实现靶向送法;发放调查问卷,细致梳理出30余项法治需求;创作普法顺口溜、快板、小品等文艺宣传节目168个,开展“法治文艺进基层”等专项活动66场次,组织普法宣传活动42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3.9万份,参与群众约17万人次,让法治宣传真正入耳入心。
居民自治平台的搭建,让基层治理充满活力。十六团依托“有事好商量”“援法议事”平台,在创建“生态旅游名镇”过程中广泛征求民意,让连队变身网红打卡地。九团通过“百姓说事”“庭院议事”等平台推进连队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民生实事,推行“红黄黑榜”评议,有效激发了职工群众的干劲。
“现在办事有地方说,说了有人听,听了能解决。”退休职工王长坡感慨道。这种自治模式不仅提高了连队治理的效率,还极大地增强了职工群众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近日,阿拉尔市绿地阳光小区居民杜晓娟通过综治平台反映,门口的窨井盖松动,存在安全隐患。接到诉求后,社区工作人员立即联系相关部门,迅速排查并完成整改。从反映问题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高效顺畅,杜晓娟为此点赞:“反应迅速,处置快捷有效!”
一师阿拉尔市通过推行“互联网+”工作模式,建立线上调解室,为群众铺设“依法、便民、高效”的社会治理“快车道”;构建符合辖区实际的“1+4+1”基层智治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问题,简化群众咨询、办事流程,跑出了矛盾化解“加速度”。
网格扎根、法治浸润、议事聚力、数字赋能,“四维共治”在塔河之畔激活善治动能。一师阿拉尔市将继续握紧基层治理“密钥”,以科技提温度、以服务聚民心,在边疆沃土书写枝叶关情的为民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