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党员“红细胞”服务暖民心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1日 信息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刘娑延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陈洋 李正虎

8月19日,十师北屯市军垦街道“红细胞”党员在秋水路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正虎 通讯员 唐梓伟 摄

“王叔,您家地下室的防水层已经补好了,这几天您再看看,要是还有渗水情况,随时给我打电话!”8月14日上午,十师北屯市迎宾路社区党员志愿者孙海滨和维修人员带着工具包,来到居民王建军家的地下室,帮他处理渗水的问题。

前几天小区绿化浇水,导致王建军家地下室出现渗水,他在社区“红细胞”服务群里发了一条求助信息。第二天,孙海滨就带着专业人员上门,很快解决了渗水问题。

这温暖的一幕,是十师北屯市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模式,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体现。自2023年以来,该师市以“红细胞”工程为抓手,将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至社区每个角落,党员干部成为基层治理的“活力细胞”,构建起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红细胞’工程实施后,充分激发了党员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024年,龙疆街道挂钩的34个党支部累计开展包含基础设施改善、环境卫生整治、政策宣传教育及扶贫帮困等各类民生活动72次,500余人次‘红细胞’党员参与其中。”龙疆街道办党工委书记李海旺介绍说,龙疆街道办党工委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模式,精心打造“红色代办”“红色物业”“红色商圈”等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党建服务品牌。挂钩党支部的“红细胞”党员们在辖区各领域交叉流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街道社区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切实当好政策理论的“宣传员”、化解问题的“协管员”、帮助提升的“指导员”,成为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为让“红细胞”工程高效运转,十师北屯市搭建了师市、街道(团场)、社区三级“吹哨报到”综合指挥系统,制定“常规哨”“重点哨”“应急哨”分类标准,构建“问题收集—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结果反馈—综合评价”的闭环管理体系,一批长期困扰基层和居民群众的难题得以有效解决,有力提升了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社区工作人员在群里发布不同形式的任务,我们结合单位职能和自己的时间安排报名参与,活动的针对性更强,效果更明显,群众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升。”党员志愿者李英深有感触地说,这种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充分发挥党员专业特长的志愿服务模式,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就在身边。

据统计,2024年,十师北屯市机关企事业单位100余个党支部与3个街道、50个小区建立紧密联系机制,2000余名党员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627场次,用心、用情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24件。

如今,在十师北屯市的各个社区,随处可见“红细胞”党员忙碌的身影:有的在小区里清理垃圾,有的在为居民讲解医保政策,有的在帮助独居老人打扫房间…… 这些活跃在基层的“红细胞”,正以源源不断的活力,为十师北屯市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