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在十师北屯市政务服务大厅,一名办事群众通过手机扫码了解“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事流程。为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十师北屯市推出“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开办餐饮业一件事”等13个主题式服务,设置10个“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实现了群众“一件事高效办”。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正虎 通讯员 高洁 摄
8月21日,在七师胡杨河市政务服务大厅“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一名创业者(右)向工作人员咨询开办餐饮店需要提交的材料。该师市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推动更多跨部门、跨层级事项“集成办”“网上办”“掌上办”“承诺办”,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让每一位办事者切身感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 陈露 摄
8月15日,在五师双河市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远程协助纳税人办理税费业务。五师双河市着力在“减环节、减流程、促集成、优服务”上下功夫,持续用力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痛点”、办事过程中的“难点”、政务服务中的“堵点”,不断提升经营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张培丽 摄
8月22日,铁门关市民中心“小兵帮办”工作人员(右)协助办事群众预约取号。为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效率,二师铁门关市政务服务中心组建专业的帮办代办服务队伍,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全流程的咨询、指导、协调等服务。 叶云清 摄
在八师石河子市民中心,石河子市鑫金鼎运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樊伟荣轻点手机屏幕,一次性提交了表单和相关材料,不到半小时,就拿到了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搁以前,得先买车才能办手续,现在能拿着经营许可证去买车,不用来回折腾跑路,方便多了!”樊伟荣感慨地说。
在乌鲁木齐市,来自二师铁门关市的欧阳先生在兵团政务服务中心的“小兵帮办云综窗”前,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视频另一端,二师铁门关市工作人员不到10分钟就帮他办完了急需的社保停保业务。
……
从“能办、可办”向“好办、易办、快办”转变,从跑多个部门、交几十份材料到“指尖轻点、一网通办”,兵团企业和职工群众正经历着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的历史性跨越。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明确进一步发挥“高效办成一件事”牵引作用,推动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实施,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加强部门协同和服务集成。
近年来,兵团加快推进政务服务领域改革,持续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强力推动跨部门流程再造与数据“破壁”,23个高频“一件事”全面上线。截至目前,兵团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平均压缩73%,办理材料平均压缩52%,办理环节平均压缩79%,跑动次数平均压缩73%,政务服务改革释放出强劲惠民红利。
靶向突破“减”出效率
“这是我第一次在胡杨河市办证,工作人员全程贴心指导,一会儿就办完了!”8月22日,在七师胡杨河市政务服务大厅,一三〇团职工田福才仅用不到一小时,便轻松完成了自己的餐饮店相关证件办理业务。他的满意体验,是兵团全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生动缩影。
“改革的核心,不是简单地把线下流程搬上网,而是用数据重构政府服务逻辑。”七师胡杨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彭鹤告诉记者,师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将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贯穿“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始终,加快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让办事职工群众更加便利。
近年来,兵团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等重点工作,以“减时限、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为核心,通过打通政务服务业务系统、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拓展政务服务渠道、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等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了兵团数字政府建设“速度”与“温度”双提升。
目前,兵、师、团三级政务服务大厅共设“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窗口759个,整合医保、人社、税务等多部门业务受理职能,实现“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统一出件”。
“在窗口设置中,我们注意细节、狠抓服务、提升精准度,自窗口运营以来,审批准确率保证在99%以上,有效避免了因审批失误导致群众和企业往返跑的问题,让每一位来办事的群众都能感受到贴心暖心的服务。”兵团数据局数字政务推进处处长孙卫国介绍。
今年,聚焦企业、职工群众办事的痛点堵点,由兵团数据局牵头,依托兵团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通了国家、自治区及兵团的55个系统,推动涉及“高效办成一件事”的141个接口顺畅对接,实现了跨部门业务数据实时交换,高效推动23个“一件事”全面上线运行。
数据筑基“通”达四方
“档案一调一出,企业地址就改好了,速度快得让人惊讶!”8月25日,在铁门关市民中心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兵地联办”窗口前,市民王杰顺利办完了企业迁往库尔勒的相关手续。自去年该窗口设立以来,困扰企业和群众办事“两头跑”的问题彻底成为了历史。
2024年,二师铁门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聚焦企业跨区域经营与群众异地办事需求,主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行政服务中心携手,共同签署“兵地联办”合作协议,打通了涵盖社保、市场监督管理、税务等多个领域的联办事项,并设置“兵地联办”专窗、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兵地联办”业务,进一步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
推动实现兵地政务服务高频事项高效联办,缘于兵团持续增强的数字政务“硬实力”。
为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畅通办事渠道,2025年,兵团调用电子证照超2.1万次,签发不动产登记证明7713张、不动产权证书8367张、出生医学证明8294张,新增注册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等5种证照,同步优化了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凭证、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等11个证照模板。与此同时,兵团还推动电子证照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广泛应用,将兵团签发的电子证照同步推送至交易平台,实现电子证照信息跨平台互通共享,显著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助力提升了市场活力。
兵团数据局还加快制发各级政务部门的电子印章,为兵团多部门、多平台提供电子印章,目前,兵团总计录入2556个电子印章,调用次数累计达400.5万余次。
值得关注的是,兵团投资审批领域“一网通办”正加速推进,已完成兵团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系统等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登录。在筑牢信息安全防线的同时,项目审批信息与申报材料得以高效流转共享,让“数据多跑路”换来了企业“办事少跑腿”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服务升级“暖”至心坎
今年夏天,办理不动产继承手续,成了压在四师六十六团居民杨苗珍老人心头的“大石头”。老人已是84岁高龄,久病卧床、行动不便,想去办理这件“小事”却显得异常艰难。
近日,杨苗珍老人将求助电话打到了四师可克达拉市政务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四师可克达拉市“小兵帮办”团队迅速启动“容缺办理+上门服务”机制:窗口人员先在线预审其子女提供的材料;随后,按约定时间上门,来到老人病榻前办理;经耐心询问、细致确认,不一会儿便签字完成……
“太感谢你们了!”杨苗珍老人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激动不已。
从“群众跑”到“小兵跑”,变的是服务场景,不变的是为民初心。这一实践,正是将“高效办成一件事”理念落到实处的生动写照。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教育入学“一件事”也备受广大群众关注。对此,兵团全面升级教育入学报名服务,将涉及的10个单一事项进行业务流程再造,通过运用智能引导、电子表单、电子签名等技术,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将办理时间从过去的30个工作日缩减至7个工作日,材料提交份数从16份缩减至3份,办理环节从5个缩减至1个。目前,已实现兵团12个师市及草湖项目区267所中小学校教育入学“一件事”线上线下业务办理,有效提升了报名效率。
着力推进品牌化、智能化、跨域化服务,如今,“小兵帮办”已织就了覆盖兵、师、团、连四级的暖心服务网——447名专职人员与3558名兼职人员组成的队伍,仅2025年上半年就通过“政策讲堂”“流动审批车”等创新形式,服务职工群众63.8万余件次,推出的“定制化”服务赢得了广泛赞誉。
今后,兵团还将着力打通数据共享“最后一公里”,不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实效,持续提升办事企业与职工群众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