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在五师双河市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在通过大数据进行监管。
“以前要跑好几个窗口,现在在家门口的机器上就能办,太方便了!”近日,在五师双河市政务服务中心,双河市民王连英通过自助服务一体机,短短几分钟就完成了社保缴费业务。这便捷的办事体验,正是五师双河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结出的硕果。
近年来,五师双河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兵团关于数字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数字+便民+服务+共享”为核心,先后投入1亿余元,按照“1+N+1”总体架构,全力打造智慧城市体系,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政务服务更高效、群众生活更便捷。
走进五师双河市政务服务中心数据机房,20个机柜整齐排列,近百台虚拟服务器平稳运行。这个按照三级等保标准升级改造的“智慧大脑”,具备上联兵团、横联师市各部门、下联团场的网络通道能力,为6家单位的8个平台提供云资源支撑服务,托管5家单位的65台服务器及网络设备,实现了数据的统一存储与处理。
依托数据机房,城市的“神经末梢”不断延伸。7000余路视频监控如同“千里眼”,实时监测城市各个角落;201辆渣土车的运行轨迹、500盏路灯和1578眼机井的感知数据,通过智能设备汇聚成流,为城市管理提供精准依据。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则像“忠诚卫士”,已发现和处置威胁源IP地址1.9万余个,为智慧城市筑牢安全防线。
“报告指挥中心,团结路与军垦路交叉口有占道经营现象。”在五师双河市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视频巡查发现问题后,立即调度执法人员前往处置。这高效的协同场景,得益于师市多部门力量的整合联动。
五师双河市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整合了师市政法委、公安局、住建局等部门资源,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无人机巡航、渣土车轨迹监测等智能化手段,实现对市域治理、城市管理的全方位动态监测。“师市热线+110+博州12345”联动机制畅通民意渠道,累计受理处置职工群众诉求4万余件,满意率高达99.23%。
智慧城管、综治应用等平台的建成,让城市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发现”。无论是违章停车、垃圾清运,还是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都能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施策,初步形成“一网共治”的新格局。
“以前办营业执照要跑好几天,现在在手机上提交材料,当天就拿到了电子证照。”个体户张旺的体验,是五师双河市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的生动写照。
依托兵团政务服务网,五师双河市打造师团两级政务服务平台,将28个部门、9个团场的1776项政务服务事项“打包”上网,实现100%网上可办。23万余件办件量的背后,是群众满意度的持续攀升。
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区的13台一体机,让服务突破时间限制;270枚电子印章、321类电子证照的应用,全面取消纸质材料;“师团联办”“就近办”等举措,让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智慧政务正以“零距离”服务赢得民心。
如今的双河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正融入城市血脉。高效运转的指挥中心、便捷贴心的政务服务、精准智能的城市治理、安全可靠的数据底座,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不仅提升了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更让各族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为师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数字动能。
“五师双河市将持续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造更多便民利民的数字化生活服务应用场景,构建高效精准的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师双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局长吴长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