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忠诚写在天地间

——从抗战烽火到屯垦戍边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3日 信息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刘娑延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兵仲文

八十年风云激荡,八十年山河重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今天,是兵团儿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特殊日子。

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浸染血泪、响彻呐喊的记忆从未远去,先辈们以忠诚熔铸的丰碑,在苍穹下熠熠生辉,照亮我们奋进的道路。

(一)

自日寇铁蹄践踏祖国山河的那一刻起,万千中华儿女和一支支英雄队伍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快速集结,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赴国难。

十四师四十七团是老兵精神的发源地,其前身可追溯至抗战时期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从华北根据地的游击作战,到陕北南泥湾的自力更生;从南下北返的战略机动,到中原突围的殊死搏杀;从奉命西进解放和田,到扎根大漠成为沙海老兵。党旗所指,兵锋所向;号令所至,使命必达。他们一生奔赴、无怨无悔,诠释了何谓对党绝对忠诚。

四师六十六团前身为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新一团,是电视剧《亮剑》中独立团的原型。香城固伏击战,该团奋勇杀敌,一举粉碎了日寇破坏冀南根据地之图谋,立下彪炳战功;四师七十二团前身为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是闻名遐迩的“尖兵团”,一路历经华北敌后抗日、南泥湾大生产、南下北返,百炼成钢;十三师红星二场前身之一的八路军一一五师骑兵营,曾驰骋平型关下,以雷霆之势确保部队侧翼安全、聚歼日寇,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亮剑团”的亮剑精神,到“尖兵团”的铁血之魂,再到骑兵营的铁骑神威,他们英勇善战,以灵活机动克敌制胜。他们向死而生、护卫河山,彰显了对祖国的赤胆忠诚。

一师一团、三团的前身,即抗战时期声名显赫的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被聂荣臻元帅誉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1937年10月,王震将军率部队至河北平山扩军,1700多名平山子弟毅然参军,组建了“平山团”。百团大战中他们淬炼锋芒,南泥湾大生产中他们挥镐垦荒。他们来自人民、心系百姓,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垦出“陕北好江南”,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是忠于党的事业、忠于人民的典范。

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兵团前身的一支支部队将忠诚写在天地间,一路砥砺前行,一路苦难荣光,铸就了对党的赤胆忠心,炼就了为祖国冲锋陷阵的钢铁意志,谱写了与人民血脉相连的鱼水深情。

(二)

变的是番号,不变的是本色。忠诚就是兵团的本色!

战争的硝烟逐渐散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个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雄团体,脱下军装,仗剑扶犁,扎根边疆。忠诚成为指引屯垦戍边伟大事业不断向前的不竭动力,激励着兵团人创造惊天奇迹,书写辉煌历史。

对党忠诚,他们听党号令,组建兵团,开启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新篇章。1952年2月,毛泽东主席向10多万驻疆部队官兵发布命令:“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1954年10月,党中央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大部就地集体转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0多年来,兵团从人民军队中走来,之所以始终在党的旗帜下前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靠的就是对党绝对忠诚。

对国家忠诚,他们告别家乡,远赴边疆,选择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守好祖国的疆土,1964年,24岁的魏德友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萨尔布拉克草原,开始了戍边生涯,一守就是一个甲子;1969年,为捍卫祖国领土不受侵犯,孙龙珍英勇牺牲,血洒巴尔鲁克山,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9岁……他们用青春乃至生命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用忠贞与赤诚书写军垦战士对祖国的大爱。

对人民忠诚,他们一心为民,众志成城,始终以造福新疆各族群众为己任。兵团人秉持“不与民争利、不与民争水、不与民争地”的原则,扎根沙漠周边、风头水尾,引水修渠,垦荒造田,建厂办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十月拖拉机厂、八一钢铁厂、七一棉纺厂等一批工业企业拔地而起,沉寂千年的边疆第一次响起工业时代的机器轰鸣声。后来,兵团将这些企业无偿移交地方,积极帮助地方发展各项事业。这份深沉厚重的人民情怀,正是忠诚为民的集中体现。

对事业忠诚,他们放下钢枪,奔赴荒原,投身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壮丽事业。兵团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发展生产、改变当地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成为兵团人要打的一场“硬仗”。他们斗志昂扬、敢想敢干,进驻戈壁沙漠,在不毛之地上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新疆的第一批厂房、第一栋高楼、第一座电站、第一条铁路、第一条公路都留下了兵团建设者们的足迹,他们创造了“沙漠披绿衣、荒野变良田、戈壁建新城”的人间奇迹,用实干奉献诠释对屯垦戍边伟大事业的执着忠诚。

(三)

眺望前方奋进路,唯有忠诚显担当。

从抗战烽火中拼杀出来的兵团前身部队,到建设时期铸就辉煌的兵团儿女,忠诚始终是兵团人融入血脉、铸入灵魂的不变信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兵团人肩负着更为重大的责任与使命,忠诚的底色愈发鲜明。

忠于党,坚定理想信念,铸牢政治忠诚。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领导贯穿兵团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把对党的绝对忠诚转化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履行“三大功能”、发挥“四大作用”的具体成效,在忠实履行新时代维稳戍边职责使命、把兵团建设得更强大更繁荣的道路上信念坚定、步履铿锵。

忠于国家,坚守安边之责,扛起固疆重任。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国之大者”,深刻认识兵团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兵团的存在和发展绝非权宜之举,而是长远大计。在自治区党委和兵团党委领导下,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彰显“军”的属性、提升“兵”的能力,强化维稳戍边看家本领,为党和人民守好边、固好防,维护祖国尊严、社会稳定、人民安宁,为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忠于人民,坚持人民至上,永葆为民初心。新征程上,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就业、收入、社保、医疗等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持续用力,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让广大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忠于事业,坚决履行使命,激发奋进力量。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投身于兵团改革发展稳定的火热实践,聚焦兵团高质量发展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兵团七大主导产业和21条重点产业链,统筹抓好各项工作,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从抗战烽火到屯垦戍边,兵团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经受战火硝烟的考验,仍需赤胆忠心的锤炼。让我们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把忠诚融入血脉、浸入灵魂,时刻忠于党、忠于人民,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面貌、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天山南北续写忠诚与担当,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的壮阔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