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在十师北屯市养老院,北屯市民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老年人发放印有“凝聚银发力量,展示银龄风采”字样的手提袋。 谭晨霞 摄

今年10月是第十六个全国“敬老月”,10月11日,八师中级人民法院组织法官和干警组建“银龄守护小组”,就老年人权益保护开展专题普法活动。 春彬 摄

10月14日,在六师五家渠市龙泉社区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上,一名讲师结合实例为老年人讲解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预防和管理。六师五家渠市龙泉社区 提供

10月10日,一师阿拉尔医院组织医生为附近社区的老年人义诊。曾维 摄

10月15日,在七师天北经济技术开发区毓秀里社区,志愿者为老人提供爱心理发服务。赵艳丽 摄
金秋十月,天山南北处处涌动着尊老敬老的暖流。9月28日,2025年兵团“敬老月”活动在六师五家渠市正式启动,各师市同步响应,掀起了敬老爱老热潮。
从走访慰问到健康守护,从权益保障到精神滋养,连日来,兵团各师市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以精准服务织密“银龄无忧”保障网,让尊老敬老从“一月热”变为“常年暖”。
高位统筹,筑牢敬老根基
8月22日,兵团老龄委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兵团分管领导在会上专题对“敬老月”活动进行了部署。随后,兵团领导分头赴一师阿拉尔市、二师铁门关市、三师图木舒克市、五师双河市、八师石河子市、十一师等师市基层单位,走访老干部、老干警、老干事,看望老军垦、老战士、老职工,慰问银发老人和银龄教师等,就老龄工作进行调研指导,高位推动“敬老月”活动深入开展。
十一师退休干部周文胜感慨道:“组织始终惦记着我们这些老同志,年年都来看望我,心里暖暖的。”
兵团党委始终将老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高位统筹、系统推进。自2024年新一届兵团老龄工作委员会调整设立以来,共召开两次兵团老龄委工作会议,通过了老龄委工作规则,明确了职责任务、运转机制和部门分工;今年年初召开的兵团养老服务暨老年助餐工作推进会议,对老龄工作重点任务特别是老年人社会参与和权益保障工作作出安排;提出建立健全兵团老龄委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基层高效落实的工作机制,做到信息共享、行动同步、力量互补。
“我们着力破解老龄工作‘多头管、难协同’的问题,通过建立信息互通、资源整合的月度调度机制,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实效。”兵团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兵团老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郭耀峰介绍。
政策体系的持续完善,为敬老工作提供了“硬支撑”。近年来,兵团先后出台《兵团党委、兵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兵团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确定了老龄事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形成了兵团基本养老服务“18项清单”。各部门先后印发老年助餐、老年教育、特殊困难退休干部帮扶、法律助老护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适老化改造、安全监管等方面政策文件,推动老龄工作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度”,让老年人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在二师铁门关市河北花苑小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后,腿脚不便的老人实现了“上下楼自由”;在九师白杨市,养老院、老年食堂、社区活动中心里的舞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观影室、康复治疗室等多类型服务休闲场所,成为老年人日常休闲活动的“幸福港湾”。
据统计,截至目前,兵团累计建成养老机构及服务设施304个,建设养老床位2.4万张,新建困难失能老年人家庭养老床位2671张,为1.1万名老年人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完成1.14万户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
“‘敬老月’活动不是一阵风,而是全年老龄工作的缩影。”兵团民政局老龄工作(养老服务)处负责人陈广玉表示,兵团早在9月便印发活动通知,要求各师市各单位将“敬老月”活动与日常工作相结合,通过量化赋分评定机制,确保走访慰问、健康服务等活动不走过场,真正把温暖送到老年人心坎上。
精准服务,点亮银龄生活
“阿姨,您想剪个什么样的发型?”10月22日,在四师六十一团苹果社区活动室,志愿者马真雨动作轻柔地为78岁的刘溪莲老人梳理头发。
推子嗡嗡作响,碎发落在围布上,老人看着镜子里清爽的发型,脸上露出笑容:“年纪大了出门不方便,在家门口就能理发,还能听法律讲座,真是太贴心了!”
当天,该社区联合团医院、司法所开展“敬老服务进社区”活动,六十一团医院的医生们走进社区,为老人们量血压、测血糖,详细讲解慢性病管理知识;司法所工作人员结合“保健品诈骗”“养老理财陷阱”等真实案例,用“大白话”讲解诈骗防范技巧,还现场发放《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册。“以前总担心被骗,听完讲座懂得了怎么防骗、怎么维权,心里踏实多了!”刘溪莲说,这样的活动让她觉得晚年生活格外有依靠。
“精准服务”是今年兵团“敬老月”活动的关键词。围绕老年人健康、安全、精神三大需求,兵团创新推出“六大主题25项活动”,从老龄化国情教育到开展走访慰问,从法律护老到文体乐老,每项活动都紧密结合老年人需求。数据显示,“敬老月”期间,全兵团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800余场次,惠及老年人超14万人次,真正实现了“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10月25日,在五家渠市军垦南路社区活动室,志愿者徐金石正为居民讲述兵团红色故事。在六师五家渠市,每当社区假期课堂或连队活动室里响起快板声和掌声,人们就知道,准是“五老”讲师团又开讲了。徐金石是“五老”讲师团的团长,这位83岁的老党员、老军垦,用23年的坚守,将红色种子播撒在一代代青少年心中。
“只要身体允许,我就要把红色故事一直讲下去。”徐金石说,每次宣讲结束,都有学生围上来提问,这让他觉得自己还能发光发热。
这样的“银龄价值”,在兵团处处彰显。“敬老月”期间,兵团充分发挥1.13万名“银龄行动”志愿者作用,围绕“老兵讲兵团”“老兵爱兵团”“老兵为兵团”三大主题,组织志愿者深入连队社区开展政策宣讲、环境整治、邻里互助等活动,共计开展相关活动370余场次,惠及老年人1.4万余人次。
健康与文化服务同样“不掉队”。各师市老年大学、老年人体育协会相继开展广场舞比赛、健步走、书画展等适老活动——一师六团举办“金婚纪念照”拍摄活动,为9对老年夫妇定格“幸福瞬间”;八师一三四团组织西部计划志愿者,为老年人们表演舞蹈、诗朗诵等文艺节目;九师一六四团举办兵地门球友好邀请赛,来自兵地多支队伍的50余名老龄门球爱好者齐聚一堂,共享运动快乐。
凝聚合力,守护幸福晚年
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推动敬老爱老形成“合力”。
“敬老月”期间,兵团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发挥优势,开展“金秋助老”“巾帼敬老”等特色活动;兵团工商联动员民营企业参与“爱心助老”行动,由餐饮企业为老年助餐点提供食材补贴,零售企业为老年人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兵团慈善总会邀请国家一级演员高建新走进兵团本级养老院,为老人们表演单口相声,还联合专业眼科医院,在现场搭建临时视力检测点。
志愿服务“常态化”,让敬老爱老的社会温情持续传递。在十师北屯市,阳光志愿者协会“月月都是重阳节”活动已坚持8年——每月15日,志愿者都会前往养老院,为老人们理发、剪指甲、表演节目,还会上门看望独居老人。“我们有120名固定志愿者,最小的20岁,最大的65岁。”十师北屯市阳光志愿者协会会长李俊华说,8年来,阳光志愿者协会累计举办活动560余场次,服务老人近6万小时,“很多老人都把我们当成他们的孩子,拉着我们的手不让走”。
据统计,“敬老月”期间,兵团各级共走访慰问老年人2.8万余人次,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治护航活动560余场次,惠及老年人3.1万余人次;开展健康文体活动900余场,参与老年人达3.6万人次。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敬老月”活动正逐步转化为长效机制,一批特色鲜明、服务有效的“老党员银发工作室”已在基层治理、文化传承、教育关爱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五师八十九团金美丽银发调解工作室积极介入团场各类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为筑牢基层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贡献;七师一二六团“戈壁母亲”银发工作室收集展出军垦老物件2000余件,年均接待参观者超4000人次,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老有所为”;八师石河子市老校长“育苗”工作室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进校园”“六点半学校”等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引领带动周边8所小学建立红色教育基地,扎实做好青少年思想引领工作。
“‘敬老月’是起点,不是终点。”郭耀峰表示,下一步,兵团将以“敬老月”为契机,持续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让每位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在兵团这片热土上安享幸福晚年。
从政策保障到精准服务,从社会参与到长效机制,兵团正以实际行动,让尊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尊严,书写属于自己的“幸福篇章”。

 公网安备 66010002000103
公网安备 66010002000103
 
			 
			 
			 
			 
			